既然美美執意回來了,他還是想幫她,也想通過美美幫張代表,最終幫礦機,彆再走上原先的死路。
他和美美喝著茶,就對她說:“你現在學的知識,都是書本上的,離真正活學活用,還差的很遠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。
先單純從技術上說,比如說,編製一個零件的加工工藝,首先就得明白這個零件的用途。
有些零件,其實用的很粗糙,不一定有很高的精度要求,但要求耐用。有些零件,不一定要求耐用,而是用來進行高精度配合,這就必須要保證它的加工精度。
總之,根據零件的用途不同,材料的選擇,加工工藝和熱處理工藝,都得有所變動。
腦子裡,首先要建立以最低成本,製造出最符合需要的零件為原則,而不是完全根據書本上的要求,來比葫蘆畫瓢。
這叫經濟頭腦。
一部機床,設計壽命五年和十年,成本是完全不同的。未來隨著技術革命的不斷進步,五年,甚至三年就是一個技術淘汰點。
在這種情形下,我們還把機床的設計壽命定在十年,甚至是二十年,這就是愚蠢的照搬蘇聯模式,就是沒有經濟頭腦!
五年的時候,這機床的技術就有可能被淘汰了,就需要更換技術上更先進的機床,你設計使用十年,二十年,還有意義嗎?增加多少成本,浪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資源!”
說到這裡,姚遠就問美美:“你想想,你們小件車間過去加工零件,是不是存在這種情況?
一個齒輪,不管它做什麼用,就得把所有的加工手段和工藝都用上,都來上一遍,這是多大的浪費?”
薑美美這時候的臉色,就不是在飯桌上那般,和姚遠嬉皮笑臉窮對付的樣子了,而是嚴肅的,認真聽著姚遠的話。
聽完了,她也不急於表態,而是沉默著喝茶,慢慢思考。姚遠也不說話,給她思考的時間。
這時候,屋裡就安靜下來。
這屋裡的沙發和茶幾,當初是被張順才抄家給抄走了的。張順才偏癱以後怕鬼不敢在這裡住,搬家的時候,張建國也沒敢搬這原本屬於姚叔父親的東西,姚遠就又給搬回來了。
抗抗不喜歡喝茶,美美上大學的時候,卻養成了喝茶的習慣。
在學生宿舍裡,幾個要好的同學聚在一起,泡上壺茶,沒事坐著慢慢品的同時,各抒己見,糞土當年萬戶侯。
姚遠講的這些東西,在非專業人士那裡,理解起來是比較困難的,可對薑美美來說,就一點不難了。
姚遠實際就是把經濟效率這個概念,融入了機械製造與工藝學裡麵去,用經濟和效率頭腦,來指導和思考技術問題。
美美在那時代的大學裡,無論怎樣刻苦,也找不到這種技術上的新觀念。但她不得不承認,姚遠的這個新觀念,絕對是正確的。
她就看著姚遠說:“姐夫,我怎麼感覺我們大學的專業教授都不如你講的好呢?你這些新思想,都是哪裡來的?”
姚遠笑而不答,就又給她講他和抗抗要換新縫紉機,薑姨不允許的故事,同樣是經濟學原理。
他隻能顧左右而言他。總不能告訴她說,老子是九十年代的大學生,而且經過了時間曆練,是最有學問和最有實戰經驗的一代人吧?
故事講完了,他就說:“咱媽就隻考慮縫紉機不能隨便扔掉,卻不考慮它已經成為我們創造利潤的絆腳石。
很簡單的道理,換一台新的,可以創造更大的利潤,我為什麼非要用舊的呢?
一味提倡節約,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。實現最大的績效比,創造最大的利潤,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。”
薑美美聽著,就不斷點頭。姚遠講完了,她也完全理解了。
當下就說:“姐夫,你如果不胡說八道,不講你的反動資本理論,這麼深入淺出地講學問,你絕對厲害!經濟、技術,你講的這些道理和理論,我們學校裡的老師絕對講不出來。
說實話,你這個頭腦,不去領導礦機,接張主任的班,可惜了!”
姚遠就笑著搖頭說:“我不愛好這個東西。再說對我來說,這不是我最大的績效比。你姐的服裝加工,才是我最大的績效比。”
就看一下薑美美說:“你喜歡工廠啊,那就得設法發揮自己最大的動能,把礦機建設好才行。
所以,你得把你學到的知識,迅速轉化成有用的東西,並靈活掌握和運用。
我覺得,你還是回車間,利用你學到的知識,去改變原來不是在經濟成本指導下製定的一些工藝,降低技術工藝成本,這才是你應該做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