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 邵玲和抗抗這一屆畢業生,就隻有邵玲考上了大學。
他們這一屆,從初中開始,就基本沒有正兒八經上過課,上課也是憶苦思甜,學習最高指示。
所以,他們當中,能把中國字認全的,就算高材生了。
而第一次高考,題目也真的十分簡單,現在看來,甚至連初中考試的難度都達不到。
可就是這樣一個難度,對絕大部分的考生來說,也感覺太難太難了。
邵玲是從和姚遠在一起工作起,就在姚遠的勸說下,開始係統地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的,這前前後後就是六年的時間。又有姚遠的指導,她的水平就比同齡人高出了不少,能夠脫穎而出也是必然。
張建國就不行了。上學的時候,跟著一幫調皮搗蛋的孩子混日子,本身底子就太薄。大學恢複高考,他想明白了,知道學習重要了,就已經晚了。
姚遠和他爹是死仇,教他隻是因為怕他去找美美教他,兩人在一起呆久了出事情。
因為他爹張順才,姚遠也不會真心教他。姚遠當過培養乾部,肚子裡壞水比好水多的多。張建國就是有能力考上大學,姚遠也會教的他考不上嘍。
後來學校組織輔導班,張建國也就再不好意思來找姚遠了。
過年之後,大學錄取通知書發下來的時候,不知有多少人流下了悔恨的淚水。
可是,這是曆史的必然,不是一句後悔可以說的清楚的。
邵玲選擇了南方的一所重點大學,學習工藝美術設計。
在那個時代,還沒有專門的服裝設計專業。
邵玲已經下定決心,畢業回來跟著姚遠乾。但所有大學,跟服裝有關的專業,隻有紡織專業。
姚遠最後給她出主意,還是學習美術吧。這東西不管怎麼樣,也跟美學沾點邊,將來有機會了,還可以出國深造,到時候再去學習服裝設計也晚不了。
也許,她將來有一天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,在工藝美術上有所成就,成為藝術大師,就算將來不回來和姚遠乾,也可以出自己的成績,比成為公務人員,坐辦公室要強的多。
一九七八年的新年,是薑姨家裡有史以來,過得最幸福的一年了。
家裡多了搖搖,小家夥已經開始嗚嗚哇哇地說話,也自己能到處跑了,把薑姨逗得整天合不攏嘴,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所有的愛,都給了搖搖。
最重要的,是姚遠不用裝傻了,大家的心都是安定的,知道未來會一天比一天好,一天比一天幸福。
美美已經成為了小件車間車工工段的工段長了,說話都帶了一股頤指氣使的架勢。
當然,姚遠給她灌輸了不少的現代管理理念,特彆是掌握彆人心理的技巧,讓她成為了整個小件車間,人緣最好的工段長。
抗抗已經有五個多月的身孕了,肚子明顯挺起來。她不去上大學,如了她媽的心願。
薑姨心裡也知道,委屈著抗抗了,對她就格外好一些,不管姚遠給她買什麼滋補品,不管怎麼慣著她,薑姨都假裝看不見了。
最重要的,還是他們有錢了,而且,自由市場開始活躍,隻要有錢,總能想辦法買到需要的東西。
於是,魚、肉、蛋、油就應有儘有,可以真正做一頓除夕夜的宴席,用精麵包一個肉丸的餃子,從初一吃到初五。
可是,吃食雖然不缺了,如何把這些魚肉一類的好吃的,真正變成美味佳肴,還是個難題。
姚遠雖然見過許多美食,可是他隻會吃不會做啊。
吃的時候,他比誰都明白,培養乾部嘛,山珍海味並沒有少吃。可這些山珍海味都是怎麼做出來的,他一竅不通。
動亂十年,礦機剩下來的人,基本都是根正苗紅的無產階級,真正的美味佳肴,他們見都沒見過幾樣,還不如姚遠見得多呢,就彆說做了。
就像薑姨,她隻知道做菜怎麼少放油來節省。你給她一塊肉,除了剁碎了包餃子,她就知道切成片,放到鍋裡,肥的煉油,瘦的弄個半熟,加上鹽,能存放的時間久一些。炒菜的時候,放幾片瘦的,讓菜好吃一些。
你讓她弄一斤肉一下子就吃了,她舍不得不說,也不知道怎麼吃,隻知道放到鍋裡煮熟算完。
那對她來說,就是做夢都夢不到的美食了。
姚遠從來沒有想過,自己能在這個艱苦的燃情歲月裡,混到有好東西不會吃的地步,不由就急的抓耳撓腮。
上哪兒找個明白人,把這些好東西做出來呢?
從進了臘月開始,他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,放在怎麼準備年夜飯上了。
進了臘月,他就不讓小慧接活了,把手頭的活都做出來,就帶著翠霞和翠鳳回去。出來這麼長時間,也該回去和父母團聚了。
另外,除了各人從裡到外穿的新衣裳,他還給三個女人一人準備了一份年貨。城裡賣的桃酥,還有一斤花生油,五斤豬肉。
小慧在張順才家過了三個春節,加起來也沒有姚遠對她這麼好過,臨走的時候都不想走了,一個勁嘩嘩地流眼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