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.山區農村行(1 / 2)

() 小慧問姚遠想到什麼辦法了?

姚遠就慢慢說:“一開始的時候,我沒想到會找這麼大個店鋪,隻算著先找個小店開裁縫鋪,主要還是賣那些內衣,那個咱們能供上,頂多再多找些代工戶唄。

可是,有了這麼大個店鋪,地理位置又好,我就忍不住得租下來。這越拾掇,我想的就越多了,卻越想越覺得不對。估計一旦開業,咱們的衣裳很快就會斷貨。”

姚遠的想法,果然就和小慧一樣。這麼大個店鋪,光賣那幾件內衣顯然不行。萬一時裝賣的好了,供不上斷了貨,這還叫啥買賣啊?他也在為這個發愁。

聽姚遠這麼說,小慧就點點頭,但沒說什麼。

姚遠就問她:“你老家裡,會做衣裳的女的,二三十歲左右的,多不多?”

小慧就回答他說:“農村人一般不會買衣裳,都是自己做。按說是都會做。”

說到這裡,小慧就多少明白姚遠的意思了,他是打算把衣裳都弄到她老家,找那些會做衣裳的女人給做,就像在礦機宿舍找人代工一樣。

想到這個,她接著就說:“可是,農村家裡很少有縫紉機的,都是手工縫,可慢呢,針腳也不一樣。自己做了穿行,拿到城裡賣就不行啦。”

姚遠說:“縫紉機這東西好學呀,翠霞和翠鳳不是沒到一個禮拜就學會了?”

小慧說:“學是好學,可上哪兒去找那麼多縫紉機呀?姚大哥你錢都花差不多了,還有錢去買那麼多縫紉機?再說還得投布料、線,還得找地方,這些可都是錢呀!”

姚遠嘿嘿一笑說:“錢我是沒有了,剩下的也就夠維持著店鋪運轉。不過,這個我有辦法。”

接著就問:“你們村的村長你熟不熟?”

小慧說:“現在哪有村長啊?我們一個大村,分成三個小隊,三個小隊歸大隊管。大隊是支書說了算。”

姚遠就點點頭,他忘了,現在還是過去的體製,沒改過來呢。

他就問:“那,村支書你認識不認識?”

那時候不選舉,村裡的支書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來擔當。

小慧說:“那我肯定認識,他是我親叔,我爺家的老小。”

姚遠就笑了說:“這就更好辦了。咱們今天吃了飯,你就帶著我回你們村,找你叔。說不定啊,咱們就能解決這個衣裳供貨的問題了。”

小慧看看姚遠,一臉為難說:“姚大哥,你可想好了。我們那裡窮,我叔雖說乾支書,隊上可沒錢給你買縫紉機,更沒錢給你買布料。我可想不出來,你咋把這些東西變出來?”

姚遠得意地一笑說:“你放心吧,我有辦法變出來。現在國家提倡農村發家致富。記得你跟我說過,你們村荒山野嶺的,除了種地那點出產,啥都沒有,所以才會貧窮。

這一回,咱們讓你們村裡人做衣裳掙錢,這不就有了發家致富的路子了嗎?”

小慧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,姚遠到底有什麼辦法,能在她們那個窮山溝裡變個服裝加工廠出來,也不好多問,就拿出飯桌來,從鍋裡盛了小米粥,把在鍋裡騰熱的油餅放在籃子裡,和姚遠一起吃飯。

這時候,翠霞姊妹在樓上聽見動靜,就都起來下樓了。

吃過了飯,姚遠給了翠霞五塊錢,讓她們姊妹今天自己在店鋪裡做衣裳,自己做飯,買著吃也行。然後就用自行車帶著小慧回礦機自己的家了。

那時代家裡沒有電話,他得回家和薑姨、抗抗說一聲,然後再和小慧回她的老家。

薑姨和抗抗也整不明白姚遠要乾什麼?這個姚大傻,主意都是憋在心裡的,想好了才會乾,而且乾就能成。

薑姨和抗抗知道攔不住他,乾脆也不阻攔他,由著他作去。

隻是,他和小慧走了,抗抗就得放下媛媛讓薑姨看著,去鋪子裡看著了。

小慧老家離著這裡六十裡地,現在的話,坐公交不到倆小時就能到。可在那個年代,公交也就到縣城,還得倒過路車,然後還得走一段山路,這時候出發,天黑前能到村裡就不錯。

還真不錯,姚遠和小慧坐車到了縣城的時候,恰巧就趕上了一輛過路車,下午四點多就到村裡了。

小慧過年沒回來,這過了年,突然就領回個大小夥子來,村裡人就都來看熱鬨,彆再是小慧領了對象來家了吧?聽說這兩年她在城裡,混的可不錯呢,回來都是城裡人的打扮,洋氣著呢!

那時候的農村,一年裡也很少有外地的陌生人來。誰家來了陌生人,特彆是城裡人,全村男女老少都能擠到家裡來看新鮮。

門口一下就來十幾個七八歲的大小子小姑娘,也不進屋,就站在門口巴望,大人們則遠遠地在院子外麵看著,跟等著看西洋景差不多。

小慧家的院牆是山裡的石頭壘的,不用加什麼石灰水泥,山裡人弄不起這個,就用石頭乾茬起來,有個名字,叫乾打壘。

院子挺大,喂了不少的雞,屋角上還有個豬圈,養著兩頭豬。

這些動物,也是這兩年才開始喂,那兩年割資本主義尾巴,不讓個人飼養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