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 張建軍和現在這個媳婦結婚的時候,還是沒有分到廠裡的房子。
農村的房子租著得花錢,張建軍又一月拿不回幾個錢來,媳婦也犯愁。
當初父母是堅決不同意她嫁給張建軍的,可父母不知道她有把柄在張建軍手裡拿著,她也不敢說呀,隻能啞巴吞黃蓮了。
閨女死活要嫁這個不是人的玩藝兒,父母也沒辦法。可不能讓閨女沒房子住了啊。
於是,不知托了多少關係,才在六村弄了半間房,把閨女和張建軍從農村搬過來。
怎麼叫半間房呢?就是房產科把原來的一套房裡外間給從當中分開,變作兩戶。
屋裡是十八個平方的一間小屋,出門就是半邊院子。屋裡放張雙人床基本就滿了,這可咋住啊?
那個時代,住慣了這種緊張房屋的人們,給逼出來了各種各樣的聰明才智。
他這位嶽父為了閨女,親自下手,把屋外的院子加上屋頂,就變了另一間屋。
反正你們也是到父母家裡混飯吃,自己很少開夥,隻住人,沒院子也沒事。
可是沒院子,外屋沒有窗戶,屋裡不變地牢了嗎?
他嶽父也有辦法,在屋頂上用才出的那種透明的纖維瓦,做了個天窗,光線可以透過纖維瓦進來,屋裡也不算黑暗。
那個天窗是活的,可以在下麵用根棍子支起來。夏天隻要不下雨,支起來還能通風,倒是十分巧妙。
隻是,他老婆洗了衣服就沒處晾了,隻能到大街牆角那裡,找個繩子拴上,晾到那裡了。
就這麼個生存環境,老婆也不想跟張建軍生孩子,生了孩子,孩子也跟著受罪!
關鍵還是老婆就沒打算和他過一輩子,找著合適的,一腳踹了他就完了。
可那個時代,結了婚的老娘們兒再家人,也不是那麼容易。人家和你玩玩可以,和自己婆娘離了娶你?你還沒人家婆娘守婦道呢!
你這婆娘,和張建軍在一起能給他戴綠帽子,和彆人就不能給彆人戴了?誰信你呀?
自從知道張順才有金元寶之後,這婆娘反而不打算和張建軍離婚了,她得先惦記到那些金元寶再說。
張建國在三村沒找到張建軍,就又返回六村,總算在他那半間房裡找著他了,在屋裡床上躺著睡覺呢。
這小子天天睡,跟豬似的睡不醒,可就是不長肉,瘦猴一個,這都新鮮了。
媳婦上班去了,自己睡的正香。猛不丁聽著外麵“乓乓”敲門,張建軍罵罵咧咧從屋裡床上爬起來,到門口裡把門打開。
他揉揉眼睛,這才看清,外麵過道裡站的,是兄弟張建國。
兩年多沒見,看見親兄弟,張建軍一點都不激動,就問了一句:“啥時候回來的?”
說完了,就讓開半邊身子,讓張建國擠進來。
張建國進屋,見裡屋窗戶下麵橫著一張雙人床,左邊放三個沙發,右邊放一個大衣櫥和一個高低櫃,就中間不足一米寬的過道,從門口一直通到床邊上。
外屋就更亂了,爐子、液化氣、飯桌,鍋碗瓢盆,亂七八糟堆的四下裡都是。
他站在裡屋當間兒,看看他哥問:“嫂子呢,還沒下班?”
張建軍揉著眼睛回答說:“這才幾點?廠裡五點半才下班呢。”也不讓兄弟去沙發上坐。
張建國站在那裡說:“給嫂子留個條,今晚咱弟兄倆出去吃去,順便商量個事兒。”
聽說出去吃,張建軍眼裡就有了精神。
自從媳婦和他媽打那一架,他也不好意思帶著媳婦回家吃了,看來他還有點臉皮。
可倆人工資不高,在家就沒啥好吃的,饅頭稀飯,外加鈔個菜,這就不錯,菜也不敢多放肉。最近物價漲的快,豬肉也不便宜了。
“出去吃?出去吃啥啊?”張建軍就問兄弟。
看哥哥混成這樣,張建國心裡也不好受,暗暗歎口氣說:“村口才開一家私人飯館,咱去那裡吃吧?你想吃啥,飯館裡有啥,你隨便要。”
張建軍就看看兄弟,然後就說:“行啊建國,你在南邊發財了吧?這都混的人五人六的,能下的起飯館了?”
張建國也不否認,說:“發財談不上,吃喝不愁是沒問題了,想吃啥都能買得起。”
張建軍說:“那你把咱爸給你的錢分我一半唄?你不是看不見,你哥這日子,眼看都活不下去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