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4.惺惺相惜(1 / 2)

() 張建國越過代理商,在北方和姚遠競爭,試圖置姚遠於死地。

他這個做法,過於蠻橫了,也傷害了原來的代理商,這個劉總的利益。

劉總也不是白給的。從張建國過來和他協商,要在北方開專賣店開始,他就調查了張建國的來曆。

之所以他能夠同意張建國的請求,自然也是因為知道他有很強的經濟實力。

但他萬萬想不到,張建國屬於野路子,根本不按常理出牌。竟然會回過頭來反噬他。

經商雖然也有不安套路出牌的,但大的原則必須遵守,那就是姚遠說的,在沒有能力斬草除根的情況下,儘量不要結仇,否則,樹敵太多,路會越走越窄,早晚死路一條。

張建國哪裡懂得這些?他隻憑著自己的小聰明隨意來,最終的結果就是,工廠越搞越亂,最終走上絕路。然後他就采取極端措施,卷款跑路。

可有了搞工廠的經驗,你總結教訓,彆再走老路啊。他沒那個本事,繼續耍他的小聰明。

他這不僅僅是得罪了姚遠,甚至連劉總也得罪了。一下子就豎立了兩個強敵,他還渾然不知。

在商業經營上,劉總比張建國,甚至比姚遠要專業的多。他立刻就看出了張建國的企圖。

但是,張建國這麼乾,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,這些資金從哪裡來的呢?

很快,這個問題就有答案了。張建國在市裡的模具廠倒了。

劉總就給姚遠講述了張建國的經營模式。

最後說:“錢雖然是他拿跑了,可賬麵上簽字的是那個外商。那家夥在外麵就是一個路倒兒,乞丐,是張建國把他包裝成外商的。什麼也不懂,張建國讓他做什麼,他就做什麼。公安雖然抓了那家夥,可他手裡沒有錢,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錢是被張建國拿走了,問題難就難在這裡了。”

聽了劉總的講述,姚遠這才徹底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。張建國這小子才是真正隨張順才,把他的狡猾和狡詐給學全了,張建軍那個笨蛋,恐怕連張建國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沒有。

據劉總講,張建國不僅在本市有這一家工廠,在其他城市還有七八家工廠,情況和這家工廠大致差不多。

現在,這些工廠的合夥人,也在到處找他。

雖然好多人都明白,廠裡的錢是張建國拿走了,但沒有直接證據,又找不到張建國本人,公家也沒有好辦法。

那個時代,異地執法還不是很容易,特彆是這種沒有證據的案子,公家就算知道張建國跑回老家了,沒有證據,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把他弄回來。

最有效的辦法,隻有那些他的債主們,設法把他弄回本地,在設法立案起訴他。

姚遠聽著,就漸漸明白了。就算自己不搞這麼大的陣仗嚇唬劉總,他也會把這些情況對自己講。

劉總的目的很明白,就是想把張建國的這些信息都告訴姚遠,利用姚遠來對付張建國。

聽著劉總說話的時候,一個計劃就慢慢在姚遠心裡形成了。

他隻想當個普通老百姓,不想把事業做大的想法,是過於天真了。

一個小小的張建國,都能把他搞個手忙腳亂,真要是pireercardin這樣的大公司出馬,他就更慘了。

經濟規律是不容違背的。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。你不想做大魚,老想著做蝦米,早晚還是人家嘴裡的肉!

想到這裡,姚遠不由就深深歎一口氣。他心裡的烏托邦世界,無論在什麼時代,都是不現實的,都不會有實現的可能。

可,事業做大了累呀。他將失去和抗抗在一起柔情蜜意的時間,失去摟著兩個閨女,享受當父親的樂趣。

再想著和薑姨一家人在飯桌上說那些家長裡短,和美美爭論企業管理,互相玩心眼,鬥心機,給對方設套,恐怕就沒有機會了。

而這一切,是他全部的幸福!

劉總看著姚遠坐在那裡不言不語,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,以為他還是不相信他講的這些。

於是,他就攤攤手說:“反正,實際情況就是這個樣子,姚老板若還是不信,我也沒有其他辦法。”

聽他說話,姚遠一愣,這才緩過神來,尷尬地一笑,問:“劉總是哪所學府畢業啊?”

這劉總也真不簡單,是國外留學的經濟學碩士研究生,看到了國內這兩年經濟形勢的變化。他預判,隻要國內開始按經濟規律發展,向後的勢頭就將勢不可擋。不久的將來,必將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市場。

這時候,pireercardin公司恰巧應邀到國內展出了自己的時裝,引起了轟動。

於是,他主動辭去了國外的工作,遊說pireercardin公司,在內陸建立服裝生產線。

通過他的積極運作,pireercardin公司終於成功登陸大陸,成為第一個在國內站穩腳跟的外國服裝品牌,他也成功成為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總代理。

聽了劉總對自己的介紹,姚遠不由點點頭,這人的確具有超前的眼光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