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 在美美組織考察舊機床的時候,劉健已經和趙各莊的村委談妥了廠房租賃協議。
價格當然是大家都可以接受,趙各莊村委會也答應,在土地價格沒有大幅度波動的時候,不調整租賃價格。
劉健就是有這麼一個好處,隻要他明白了自己要乾什麼的時候,就會為達到目的,想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主意來,可以說有些不擇手段。
他願意跟著美美乾,就是因為美美可以給他很大的發揮空間,隻要結果,不要過程。
美美是姚遠教出來的,姚遠自然就比美美老練多了。這讓他感覺,跟著姚遠乾,比跟美美乾還痛快。
直到劉健和村委會商討了所有細節,簽租賃協議的時候,姚遠才露麵。協議簽訂之後,姚遠請客,大家加深一下感情。
那個時候,可能是因為大家的物質生活還不是很豐富吧,從上到下的都喜歡喝酒。而且,大家在酒宴上喝的越多,似乎感情就越深厚,不把自己喝醉,似乎就不夠意思,對不住主人家的一番心意似的。
姚遠在劉健陪同下,把村委會的乾部們都給灌了個七葷八素,他們也喝的回不了家了。
可是,從此以後,姚遠在趙各莊的工廠就異常順利,沒有人再找什麼麻煩。
姚遠當然不能整天這麼陪著村乾部們喝酒,他還有彆的事情呢。
這時候,就看出公關部的好處來了,他們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和酒量,就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全給辦了。
那時候姚遠設公關部,可不僅僅是為了協調與相關單位、機關的關係,也是為了對付喝酒。
公關部裡專門有那麼幾個酒量大,說話好的男女,被姚遠安上些經理、主任、廠長一類的虛職,來應付各方麵的酒宴,這也算是那時代的一個特色吧。
而他公關部這些手下,都是美美在礦機的時候,發掘的人才。
礦機新老大黃仲煥不知道這些人有用,把他們當做不勞而獲的吃貨,都發配到生產一線去了。等他發現這些人的價值的時候,人家早就不給他當兵,跟著姚遠乾去了。
隨著美美帶人在外地不斷轉悠,一台台的舊設備也被拉到廠裡來,機加車間的陣容也在一天天擴大。
管機加車間的,也是礦機過來的一個車間主任,屬於美美這條線上的,黃仲煥來了受排擠靠邊站的。
這人隻有三十來歲,看著年青,卻是從生產一線一步步乾上來的,有豐富的實踐經驗。
他過來,就拉來幾個技術工人,都是過去跟他乾的弟兄。
有姚遠在後麵做技術支持,有這幾個技術工人做骨乾,剩下的所有人員,大家一起上陣,車間從電器布線到設備安裝,進行的也十分順利。隻是他們缺乏現在的風鎬、電錘、牽引機等機械化工具,大部分都要靠人工,大家吃不少苦頭,累了一些。
那時候的人們,還不像現在這樣,有太累的活就等著機械來完成,沒有對機械的依靠心理。自己**錘打地坑,靠人力移動笨重機床,在他們看來都是正常行為,所以也就沒什麼好抱怨。
機加車間在一天天成型,另外兩個車間需要的設備少一些,準備起來就容易多了,隻敷設的主要線路,電焊、氬弧焊、氣焊、卷板、裁板、折彎一類設備,價值不高,都買新的都沒問題。
雖然從礦機挖來了不少人,可這好歹的也是個設備製造工廠,需要的人數還是遠遠不夠,隻能從附近的農村招募工人。
這些剛扔了鋤把子的農民,從來沒有進入過工廠,甚至好多連機加設備都沒見過,圖紙是啥玩藝兒都不知道,是無法從事車、銑、鑽、磨一類需要技術的工種的,就是電氣鉚焊,他們也乾不了。
針對這個情況,姚遠結合過去他見過的鄉鎮企業培養工人的辦法,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。他在幫小慧搞那些企業的時候,也曾經將自己這個方案運用到培養人才上,效果還是不錯的。
他不會像國企那樣,實行師徒傳幫帶的辦法。那樣太慢了,再說他也沒有那麼多熟練技術工人。
他就生產幾樣設備,這就決定了他的每一台機床,需要加工的產品樣式不多,就那麼固定的幾件東西。
工人用不著樣樣精通。你在這一台機床上工作,隻要記住這台機床加工的這幾樣東西就可以。
每一個工件需要加工哪幾個部位,都加工到什麼程度?不需要看圖紙,記住工件就行。
至於要加工到什麼程度,你學會用給你的尺子就行。如果你連尺子都不會用,那你也用不了機床。這麼笨的人,你還是找地方涼快去吧,彆在我這兒給我耽誤事。
他這是把複雜的機械加工,轉換成南方工廠不需要技術的流水線作業的形式。
這個形式,不是他發明的,是後來的鄉企,因為缺乏技術工人,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出來的,最有效的辦法,被他提前給拿過來,用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