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 礦機的廠門,還是那個青石壘就了門柱的老式大門。
青石經曆了無數次的風吹雨淋,已經有些發白了。
在初冬的河岸邊,鐵藝的兩扇大門,刷了黑漆,泛著冷光,孤零零地矗立著,顯得更加的滄桑。
遠處,原來青石子鋪成的道路,已經換成了瀝青的,這算是唯一的改變了。
瀝青道路,一直從遠處的公路上鋪過來,穿過大門前麵不遠的,河上的大橋,到大門邊上,和大門口的場內水泥路麵對接起來。
那橋是姚虎時代由蘇聯專家設計,姚虎親自帶著工人們修建起來的,到現在已經四十年了,依舊結實。廠裡的汽車,依舊整日的從橋上駛過。
工人們有了活乾,廠裡剛緩過點氣來的時候,好多人就建議姚遠,把這老舊的大門拆了,蓋新的。
人家四周那些小企業,都知道弄個敞亮、漂亮的大門,何況咱這麼大的工廠呢?這大門可是一個企業的門麵啊。
姚遠沒有同意。
在他看來,這古樸的廠門,正是礦機的標誌。還有那門前的大橋,都凝聚著姚虎和老一輩工人階級的血汗,凝聚著他們那一代人堅強不屈的精神。
礦機拆掉什麼,都不能拆掉這橋和大門,還有那大門裡麵的老樓。這意味著,礦機忘掉什麼,都不能忘掉老一輩的精神。
沒有這精神,礦機才會垮掉。隻要這些老舊的建築還在,礦機精神就在,礦機就永遠不會被擊垮。
他曾經帶著礦機所有的管理人員,包括班組長,就站在這廠門邊上,大聲對他們說:
“你們每天上班,都要從這裡經過,都要走這橋和這個大門,都會看到前麵那個老樓。我要求你們,經過這裡的時候,都要想一想,這橋,這大門,還有這樓,它們是怎麼來的?它們裡麵,蘊藏著咱礦機永生不死的奧秘!隻要你們每天都能想一想,這些礦機的老舊建築,我就相信,礦機每一天都能創造奇跡,礦機精神,永遠不死!”
他的話,落地有聲,激勵著他的下屬們,去為救活這個工廠而努力奮鬥。
他不需要把激情的標語寫在牆上,他有這些姚虎時代留下的建築,就夠了。
有人也曾建議他,有條件了,把大門裡麵的水泥路刨了,重新改造一下。進門就下坡,預示著礦機走下坡路,的確是不吉利。
姚遠還是沒有同意。
礦機的命運,不掌握在老天爺手裡,而是掌握在所有職工自己的手裡。
礦機人隻要不忘記老一輩留下來的礦機精神,礦機就永遠不會走下坡路!否則,你就是把礦機挪到山頭上,天天上班爬山,礦機也早晚會倒掉!
礦機精神是什麼?那就是堅強不屈,團結一心,艱苦奮鬥!
他的這些話,傳到職工們耳朵裡,見識過那個火紅年代的老職工們,就有了姚虎又回來了的感覺。虎父無犬子,這個姚虎的兒子,將會是礦機的又一個姚虎。
礦機,終於又看到了希望。
市裡的其他企業,也有像姚遠領導的礦機一樣,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,走出困境的。
九一年的時候,市裡的客車修配廠,就自己發憤圖強,生產出了一種微型麵包車。
姚遠感到很震驚。他上一世的時候,也知道這家修配廠,卻沒有聽說過他們可以自己製造麵包車。
出於對這家企業自主創業的尊敬,也有惺惺相惜的意思,他買了幾輛他們出的微型麵包車,做為對業績優秀的高管們的獎勵,送給高管們了,自己也留了一輛做紀念。
這麵包車外形大小,和不久以後出現的黃麵的差不多,比杜娟開著的麵包車小了接近三分之一。
他買了這種微型麵包車以後,終於知道,為什麼他前世沒有聽說過修配廠造微型麵包車這件事情了。
這車質量太差了,從發動機到車身,沒有一處不響的。關鍵還是減震,和沒有差不多。過坑窪路麵的時候,千萬不能太快,不然能把腰給震斷了!
這幸虧發動機不是修配廠自己造的,而是買了彆人的發動機來,自己製造了框架裝上去的。要不然,姚遠直接不敢開。說不定開到半道上,在哪兒拋了錨,就彆想回來了。
這種質量的車子,是不會有任何生命力的,肯定出不了幾輛就砸了買賣,沒人買了。
怪不得他在上一世不知道,估計是沒乾幾天就夭折了。
為此,他還專門以此為例,給美美那邊的乾部們開會,警告他們,我們絕對不能像修配廠一樣,比葫蘆畫瓢,造個樣子出來,就算是有了自己的產品了。
這不是出自己的產品,這是沽名釣譽,是在砸自己的飯碗!
我們是私營企業,我們絕對不能沽名釣譽,我們更在乎的,是飯碗不能砸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