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 針對小劉的情況,張主任又召開擴大會議,把生產部和車間的管理人員都召集在一起,商量解決的辦法。
乾部們也同情小劉。可是,現在礦機經營的賬目,都是透明化的。工廠有多少利潤,都做了什麼,生產部,包括張主任,每月都聽會計科的彙報,知道底細。
姚總不拿一分錢,連工資都不拿。薑美美那邊,凡是姚總家的親戚,也都和他一樣,白乾。丁群、劉建這些從大廈集團過來的乾部,同樣不拿礦機的工資。他們的工資,都是大廈集團承擔著。
從這一點,也可以看出人家姚總的一片苦心來。人家真的不是為自己,是為了讓礦機複興,讓靠著這個工廠吃飯的這些弟兄,都吃上飯。
從賬麵上看,薑美美那邊就不用說了,每月要從大廈集團往這裡調撥資金,來支撐他們試製產品。
這邊呢,基本是入不敷出。每月姚總都為給大家發工資發愁,拆了東牆補西牆,已經夠難為他了。
現在,外麵好多人都在說姚大廈是在犯傻。不圖名不圖利,頭腦發熱,接這麼個燙手山芋來,一個勁往裡賠錢,不是犯傻又是什麼呢?
可礦機人都知道,他們的姚總,是忘不了他的爹娘,不忍心看著自己爹娘一手創建的工廠,就這樣倒了。他生在這裡,也忘不了礦機這些兄弟姐妹,不願意看著他們失業,沒了生計,才接手這個工廠的。
管理乾部們,特彆是了解礦機現狀的高層們,深深知道,把礦機這個行將倒閉的,變得一窮二白的工廠,恢複成今天這個樣子,能夠勉強支撐下去,實在是不容易。他們不把工廠管好,讓礦機不再繼續衰敗下去,對不起自己不說,更對不起姚總的一片苦心。
為一個小劉就破壞工廠的製度和紀律,大多數乾部不同意。處於姚總一再提醒的礦機兄弟情義,處於礦機團結一心,艱苦創業的傳承,他們可以竭儘所能,從自己的收入裡,拿出錢來幫助小劉,但必須執行製度,開除他。
眼看著無論怎麼說,都無法動搖乾部們的決心,張主任就有些著急。
但他同時也知道,從管理角度來講,乾部們的意見是正確的。工廠好不容易恢複的秩序,絕對不允許再被破壞。
開除小劉的決議,似乎就要這樣定下來了。張主任坐在那裡,還是遲遲不肯表態。
乾部們著急呀,他們還要回去管生產呢,為這一個小劉,這得耽誤多少事兒啊!
最後,張主任終於說:“這個開除小劉的決議,我們得上報姚總,讓姚總知道。
可是,這事兒無論是誰去向姚總彙報,你們想過沒有,姚總心裡會怎麼想?”
大家聽他這樣說,心裡就又猶豫一下。
姚總有許多的工作要做。現在,張主任來了,成立了職委會以後,姚總就很少插手這邊的工作,把主要精力,向薑美美那邊轉移了。畢竟,那邊生產出新產品來,才是礦機唯一的希望。
這邊有什麼事情,生產上是林清華和董雲說了算。牽扯到職工的思想教育和利益問題,則由張主任和馬友寶這些遴選出來的乾部,組成的職委會來解決。
像小劉這樣,兩方麵意見相左,爭論不下的問題,還真是少見。
張主任提到了姚遠,乾部們就沉默了。
他們姚總的本心,是不拋棄礦機每一個人。隻要相信他,願意跟著他乾,不管本事大小,他用不用的著,他都不嫌棄,都會收留。
人家不是為著利益來的呀,人家來,就是想讓每一個人吃上飯。
可是,像小劉這樣的刺兒頭工人,直接就是工廠的禍害,留下他,對工廠來說,有害無益。
林清華還是忍不住,重新說了自己的看法:“你有困難不要緊,你說呀,大家不會不幫你。你有困難不說,招呼都不打一個就不來了。來了你好好和領導解釋也行啊。領導不知道你的情況,你好好解釋,領導再根據你的情況,另行商議對你的處罰。
你不但不打招呼,來了也不解釋。對領導的處罰不滿意,你就喝酒砸辦公室啊?大家都跟你這樣,這工廠還怎麼乾?不報警讓派出所抓你,就算照顧你了,還想怎麼著?
所以,我還是堅持剛才的意見,開除他!我這月的工資可以不要了,都捐給他,算是對他的補償吧。”
大家就又沉默了。
看這樣子,生產乾部們還是支持林清華的多。馬友寶這些遴選乾部,則是等著張主任的意見。他們也已經心裡猶豫了,小劉的確是太過分了。
張主任就微微歎息一聲,做最後的總結發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