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3.新工業城(1 / 2)

() 礦機的研究所,是礦機條件最好,設備最全、最先進的單位了。

姚遠搞企業,最重視的,就是產品研發。對研究所的建設,都是本著提供最好的條件,購買最好的設備這個原則在建設的。

乾著這一代產品的時候,大廈集團的情報調研部,資料室,就開始搜集整理下一代產品的資料。

這些資料經過內勤專業人員的彙總編輯,最終將傳遞給研究所。研究所根據這些資料,來成立課題組,一項項開展研究試驗。

當然,好多的東西並不用情報調研部門來提供,是姚遠憑借自己的穿越身份,先知先覺提供的。

比如智能製衣設備的微電機進給係統,就是姚遠提前提供了構造和原理,提前幾年讓研究所去研發的。

如果沒有他這個提前的研發行動,他還真不能夠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,徹底擊垮張建國的索爾頓公司。

如今,真空熱處理爐的研發,雖然有點晚了,但是有張主任帶領工人們參與研發,並率先用氬弧焊堆焊的辦法,暫時解決了耐磨件的製造問題,這就為研究所下一步研發真空熱處理爐,贏得了時間。

工人研發團隊和技術研發團隊成功合並,搬入有著更好條件的研究所,大大加快了研發進度。

一個月以後,堆焊技術的合理工藝被試探出來,探傷後的殘次品明顯降低,達到了運用到生產當中去的條件。

美美這邊的生產部,因為等待耐磨件的研發,已經放慢了生產進度,隻先把無關乎耐磨損的配件生產出來。生產過程中,在等待耐磨件的研發結果。

銷軸孔的製造工藝可以用於生產了,生產部就得加快進度,把總體部件中關於這一部分的配件再生產出來。

可是,還是有許多部件處於研發中,產品零部件不全,還是無法組裝下線。

又過一個月,銷軸部件終於進入正式生產工序。

還有許多部件,研究所的三結合班子,想了很多辦法,也在陸續取得成效。

一些原本的鑄鐵部件,因為無法達到耐磨效果,被換成的鑄鋼件或者碳鋼焊接件。

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,礦機的組裝線終於啟動,開始了新一代產品的上線組裝。

礦機的大型機械生產,終於再一次全麵啟動。雖然因為采用了許多的人工操做的土辦法,生產成本大大增加了,但相比於國外產品,礦機生產的大型機械,仍舊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。

到九三年的冬天,礦機的第二代產品,終於得到了所有客戶的認可。使用耐久度雖仍舊落後於國外同類產品,但總體性價比上,還是有著巨大的優勢。

礦機的產品,開始有了活力,逐步向全國的市場推進。劉建的營銷部,再也用不著姚遠親自出馬了。

有了質量過硬的產品,企業有了知名度,營銷人員才會在客戶麵前有話語權,有自己應有的平等地位。

計劃經濟時代,企業隻知道生產,沒有營銷意識,等於是瘸著一條腿走路。一旦麵臨經濟大潮,被淘汰掉是必然的。

到了這個時代,幸存下來的企業,又開始走向反麵,一味隻重視營銷,而忽略了對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的重視。

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產品從供不應求變得無人問津的時候,還是不能正確認識經濟規律,一味隻在營銷上做文章,甚至因此變的不擇手段。

但這樣的方式,仍舊避免不了企業最終走向末路。

好多九十年代熟悉的品牌和大型企業不見了,歸罪於經濟大環境,或者歸罪於國家資金支持與否,都是過於偏激的言論。最根本的問題,還是在於企業自身的生命力不長久。

姚遠有著對上一世的深刻反思,又有著這一世豐富的實踐經驗,就避免了這些問題的發生。

這是他的金手指。

他沒有指望任何外來資金的支持,生產上不斷總結和改進管理經驗,變完全西化的管理,為更適合國情的,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,控製管理成本和產品質量。

營銷上,他更重視整個營銷體係的建設,而不完全依賴於銷售人員的個人能力。

情報調研部,資料室,廣告策劃部,公關部,等等圍繞著銷售的後勤輔助部門,從一開始就籌措健全,他打的是一場立體銷售戰略,更容易在市場上站穩腳跟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