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、007【聖子】(1 / 2)

餘星想起阿非曾講過的故事,後妃爭寵鬥豔的地方多在禦花園。

他擔心會碰上後妃,可實在待得無趣,隻得起身朝殿外去。

小貴見狀忙問:“少爺去哪兒?”

餘星:“我去禦花園。”

小貴連忙表示自己也要去。

餘星欣然應允:“好,一起去。”

宮裡除了宮女、太監、侍衛外,就剩後妃。小貴既不是太監,又不是侍衛,出現在皇宮已不合禮法,若在陳國早不知挨了多少板子。這些日子小貴在宮裡事事小心,除了偏殿就沒去彆處,唯恐衝撞了某貴人,給少爺招來無妄之災。

能去禦花園,小貴自然高興,他跟在餘星身邊,小太監在前帶路,他們前往宣明殿後方,穿過遊廊,下了台階便到禦花園。

禦花園寬廣,林木繁稠,地板以碎石鋪就成雙魴,或鑿成祥雲騰龍圖案。一圈逛下來餘星沒看到一個後妃,更沒有看到後妃們爭寵相罵的場麵,隻有冷豔芬芳的海棠、絢麗嬌豔的杜丹,隨風共舞的芙蓉。

宮池清澈見底,水底鵝暖石清晰可見,錦鯉三三兩兩遊來遊去,荷葉浮於水麵,蔥綠水仙立於潢潯。

餘星站在岸邊看了會兒。

小太監笑道:“待到盛夏池裡荷花一一盛開特彆美,再等幾月水仙也要開花了。”

餘星沒見過水仙開花,聞言問道:“水仙花好看麼?”

“好看,開花時一大片黃白相見的花骨朵。”小太監笑道:“您以後就能見到了。”

餘星沒回答,他尚且不知自己能在宮裡待多久。

三人繼續北行,禦花園北麵嶽立著一道宮牆,牆外是一條橫巷,牆下是丈許高的宮門。

餘星站在宮門前,身後小太監解釋,“小公子,這是朱明門,穿過朱明門便是寧義殿、白仁殿、安明殿、承應殿、太和殿和慈安殿,太後就住在慈安殿。”

“小公子要去瞧瞧嗎?”

餘星估摸著宮闕內應該住著不少宮眷,他不想這麼快跟她們碰上。

餘星:“先回去吧。”

小太監:“是。”

接下來幾日,祁野每日和餘星同食午膳,其餘時候餘星幾乎見不到祁野的麵,他估計祁野應該很忙,也難怪禹國能成為強國。

跟禹國繁榮昌盛相比,陳國卻是江河日下,日暮途窮。比起隻知尋仙問道的陳帝,祁野心懷天下、心係百姓、廣納賢才、減輕徭賦,重農重商,允許商賈子弟參加科考。

祁野還支持民間創辦女子社,有了掌權人的支持,女子社不比男子詩社差。

有文士評議“蕙質蘭心育兒女,巾幗不讓須眉身”。

本就比彆國更有地位的女子,在包容開放的國策下,不少女子自小讀書識字,通過女子科考,入選女官。

女子做官後,不少人家不再抱著非生男娃的想法。

祁野登基的這五年,百姓生活大變模樣,生活水準逐年遞增,高出陳國數倍。陳國百姓仍處在水深火熱挨餓之際,禹國百姓已吃上粟米,哪怕是窮苦人家也吃得起糙米,可在陳國一些鄉鎮,平頭百姓隻吃得起清淡寡水的米粥,或是又硬又乾的粗餅。

在禹國不論禹安城還是禹都城內的百姓,三日便能吃上一頓豬肉,其他州縣五、六日也能吃上一頓肉。

跟陳國普通百姓過年過節才能吃上肉相比,禹國百姓過得日子稱得上幸福美好。

餘星不光會和小貴聊天,還會和兩名小太監說話,從他們口中了解禹國。

即便如此餘星對禹國的了解也隻有隻言片語,禹國百姓給他熱情好客的印象,女子漂亮落落大方,跟他在陳國時聽到的傳言截然相反。

如今他生活在禹國,自然要多了解禹國。

兩小太監知無不言言無不儘,將他們知道的說了個遍。

其中一個小太監道:“奴婢還有個妹妹,比奴婢小十歲,如今小妹也到了蒙學年紀,家裡人商量會送她去學堂。”

餘星還未開口,小貴已愕然道:“你隻有一個妹妹?”

小太監搖頭,“奴婢還有個小五歲的弟弟,家翁送他去學堂念過一段時日,幼弟就不願去了,反倒季妹十分喜歡識字讀書,以前家裡窮沒法送季妹去學堂,這些年奴婢會拿些銀兩回去,家翁是個木匠,平時接點木活兒,家慈會繡手帕,或縫製衣裳,編手串補貼家用。”

“幼弟跟著家翁學木活兒,家裡倒不像從前那般窮困了。”

小貴聽得張大嘴,若在陳國哪怕那女子表現得再聰慧再愛讀書,家裡人都不可能送她上學堂,也沒有夫子願意教女子讀書識字。

小貴詫異道:“女子去學堂,夫子願意教授她們嗎?”

小太監看了小貴一眼,想到小貴和餘星並不是禹國人,耐心跟他們說明,“有專門供女子讀書的學堂,堂內有女夫子傳授學識。”

“不少富貴人家會送女兒過去,除了學習四書五經,還能學習琴棋書畫,騎馬射箭,不過願意學射箭的姑娘不多,學騎馬的姑娘倒是不少。”

餘星和小貴聽得連連咋舌。

餘星道:“每所學堂都會學騎馬射箭嗎?”

“目前六學和官學會教授,私塾不會學這些。”小太監抓了抓頭,“奴婢也是聽其他涓人說的,具體如何奴婢也不大清楚。”

餘星和小貴對視一眼,眼底皆是詫異。

通過小太監的講述,餘星對禹國有了一定了解,雖然不多但光是這些就與陳國京城謠傳的“禹國人窮凶極惡”的言論相差甚遠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