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雨柱終於見到了婁曉娥,這就是跟譚雅麗處好關係的好處。
譚雅麗不管是作為曾經的主家也好,還是長輩也好,卻是在何雨柱的言語親近之下,不自覺的就對這個憨厚的小子感覺蠻好。
這玩意怎麼說呢?
就是親切感。
於是譚雅麗以考核的理由,卻是讓何雨柱現場做了幾個菜。
並且按照譚家菜的“規矩”,讓何雨柱一起上桌。
其實這個所謂的規矩也是以訛傳訛。
譚家菜待客的確是有給主家留位置的規矩。
但那是主家,也就是譚家本宗。
這玩意說是貴族最後的矜持也可以說的通,自從譚家敗落後,還是堅持著譚家廚子不出門的說法。
也就是想吃譚家菜,就必須要上譚家,就算那位“不負少年頭”的大佬到四九城,想吃譚家菜,譚家也是拒絕了派廚子去給做菜。
後來各退一步,是在譚家做好了菜,然後打包過去。
那位大佬也沒感覺不快,反而誇讚了幾句。
這玩意揚名是肯定的。
也就是譚家菜雖然也掙錢,但對外麵的說法就不是做生意,而是譚家待客。
既然是待客,那麼主家有一席之地,也就是正常的事了。
至於食客給的錢,那叫給廚子的賞錢,而不是飯菜錢。
至於廚子上桌的事,據何雨柱所知,反正解放前是沒有。
可能有一些暴發戶請何大清這樣的人做菜,為了附庸風雅弄出來的這規矩,當然也可能是解放後人人平等的緣故。
但譚雅麗這個時候說這個話,自然不是不懂,而是為了表示親近之意。
所以就在這種不經意間,何雨柱就看到了那個“傻娥子”。
這個時候的婁曉娥,不論從身材,還是從神情,都是滿滿的青澀。
鵝蛋臉上略帶著點嬰兒肥,前後平平,一身列寧裝,很明顯是知道家裡有客人特意換上的。
大大的眼睛裡全都是單純。
這玩意,這傻樣,何雨柱都有點沒眼看。
想起前世那個風情萬種的婁曉娥,何雨柱感覺有些玄幻。
婁曉娥應該是很害羞,這個時候估計她還沒適應自己的生活。
半拉身子坐在了凳子上,偶爾抬眼偷看何雨柱一眼。
等到何雨柱稍有感應,抬起頭來,婁曉娥卻又像是受驚的小兔子一般,低頭就隻顧著扒飯了。
說婁曉娥沒有適應現在的身份,那是因為她在婁家原本是不重要的人。
要是這個社會不出現變動,說不定等她十五六歲,就會被婁家安排著聯姻。
就像是現在,婁曉娥一點沒有當主人的自覺,反而搞得她更像是不速之客一般。
吃菜,她也是隻顧著自己麵前的菜夾。
小口的吃著,小口的扒拉著米飯。
譚雅麗看看自家女兒,卻是突然笑了起來。
今天婁半城不在家,這也是何雨柱鼓足勇氣留下來的原因。
他必須要接觸到婁曉娥,接觸到譚雅麗,拉近關係,才能找機會,想辦法改變她們母女的命運。
譚雅麗笑道:“小娥,你不是最愛雞湯的麼?怎麼不舀著喝?”
小丫頭聞言,卻是臉色通紅了起來,囁喏著,連手足都無措了起來。
譚雅麗卻是歎息一聲說道:“這是小何師父,他家的廚藝傳承應該跟你外公外婆那邊有點關係。
算是咱們自家人。”
這話一出,婁曉娥肉眼可見的就鬆弛了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