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:婁家“敘舊”(1 / 2)

譚家菜最麻煩的地方也就在於泡發,這方麵何大清留下來的筆記當中有一些處理方法。

後來何雨柱又在婁曉娥老媽譚雅麗那邊得到一本筆記。

兩家在師承傳授這方麵的關係,何雨柱還真不是太清楚。

何大清這些事上麵,就從來沒靠譜過。

何雨柱騎著自行車,哼次哼次的,這天騎車就是個受罪的事情了。

凍手凍腳。

口中喘出的熱氣,換來的隻眉毛上麵的冰霜。

何雨柱已然來婁家好幾天了,他特意按照譚雅麗上輩子交給他的辦法,進行著乾貨的泡發。

對於婁家的富麗堂皇,何雨柱並沒有那種沒見識過的畏畏縮縮。

關鍵是他真見過。

上輩子改開後,婁曉娥回來,街道把小洋樓還給了婁家。

婁曉娥又請了老手藝人,把這間房子恢複成了原樣。

不過等到婁譚氏過世,婁曉娥母子對何雨柱失望透頂,卻是把這邊房子又賣掉了回了港島。

所以說起這棟房子,何雨柱也是挺熟悉的。

當然現在的婁家比改開後的婁家,還多了三分貴氣。

那是因為現在婁家的桌椅板凳,各種擺設,都是值錢貨色。

這點就是沒辦法了。

等到改開後,雖然也還給婁家一部分,但經曆過那個年頭,也是損壞的不像樣子了。

像是婁家客廳裡有幾副蝦跟竹子,襯托著客廳彆有雅趣,但實際上那幾副畫,就是最好的風景。

再比如客廳裡的桌椅板凳,也都是後世可遇不可求,有價無市的好東西。

不出所料,何雨柱的操作手法很快就吸引了也是精通廚藝的譚雅麗。

譚雅麗問起了何雨柱的傳承,按理來說這方麵婁半城應該知道。

畢竟當年婁半城看中何大清手藝,自然也要探究清楚傳承。

這方麵是相當講究的事。

要是沒個傳承,哪怕菜做的再好,也是難登大雅之堂。

但這方麵,婁半城就沒跟譚雅麗溝通。

何雨柱搖搖頭說道:“這個真不清楚,自我懂事起,我爹就是跑單幫了,我娘死後,也沒個什麼親朋好友上門。”

何雨柱自然是一問三不知,反正就是他老子教的,至於他老子師承是誰,何雨柱真不知道。

前世何大清回來的時候,更糾結傻柱跟寡婦的事情,對這些方麵都沒有仔細交代過。

當然,就算交代了,何雨柱也沒耐心聽。

上輩子他對何大清,就是看著就厭煩。

譚雅麗也是嘖舌,這方麵不好探究的地方在於,不管是“南譚北譚”(注①),事實上在這個時候,並不是什麼菜係。

說的好聽一點叫做集眾家之長,說的不好聽,也就是請各個菜係的私廚,不管是偷學,還是花代價,把對方最拿手的菜肴做法給留了下來。

所以裡麵川菜有,粵菜有,魯菜的做法也有。

兩主家都算富貴一時,賓客非富即貴,以雅傳名,日久名盛,最後則是一席難求。

也就是在這種人員流動中,才形成了榜眼菜為名的北譚,還有以“祖庵菜”為名的南譚。

但要說清楚的是,當時四九城頂尖的私家宴,譚家菜排不進前三。(注二)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