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雨柱在思慮這個可能的時候,也的確因為對方是婁半城,而想過放棄,
不然也不會等到現在。
要換第二三個人,何雨柱早就跟李主任提這種可能了。
不管婁半城是當夜壺被用,還是借機搭上李主任這些人,總歸等到風雨,他們所有的努力,都會成空。
但偏偏那個人是婁半城,這讓何雨柱遲疑了好久。
直到何雨柱有一回去鴿子市,卻是發現裡麵有新鮮的羊肉。
以何雨柱的廚藝見識,卻是一眼就看出來,那些羊就是草原那邊的。那次何雨柱換了一斤回來,一嘗果然膻味要輕太多了。
也就是從那次起,何雨柱就想著這個事的可能。
身處這個年頭,哪怕何雨柱再自私,他的眼睛總能看的到,耳朵總能聽的到。
特彆像是何雨柱在街道那邊,還是一個誌願者。
很多事情都是被他看在了眼裡。
很多地方的人,實在沒辦法了,扒著火車到四九城求個活路。
然後就是各個街道的安置,給安排兩頓飽飯,有病治病,然後給送到車站,直接又送了回去。
何雨柱都不知道那些人,回去後,又會麵臨什麼?他們又該以何為生?
關鍵,何雨柱誰都幫不了。
偶爾捐點錢出來,也是杯水車薪,什麼都是解決不了。
但凡是個人,看到這種苦難,心裡總不是滋味。
大勢,他改變不了。
也隻有借著李主任這些人想出成績的心思,從外麵給這邊“搶”一點過來。
至於外麵草原缺了這些糧食怎麼辦?關何雨柱屁事。
就算何雨柱不算計,那些老毛子派過去那些人,也不會把糧食留給普通人。
李主任要是動了心思,不管找哪個大佬做這個事,隻要軋鋼廠有,那麼街道辦那邊肯定能分到一些。
以現在領導的辦事態度,那些千裡迢迢溜進四九城活命的人,說不定就多喝一口熱湯。
這就是何雨柱想搞的事。
再者,軋鋼廠條件好一點,他的日子也過得舒服一點。
至於其他人在裡麵得到什麼好處,何雨柱管不上。
“酒難搞!
那玩意也是糧食釀造的。
現在上麵限製這個。”李主任眉頭緊鎖,卻是突然冒出來一句。
何雨柱心裡大喜,李主任思考的不是這個事行不行,而是思索這個事該如何完成。
說明他也被何雨柱說的心動了。
在他們這種人眼裡,從外麵換肉換糧食進來給自家百姓吃,卻是比去農場要南瓜紅薯事情還小一些。
何雨柱笑道:“地瓜燒啊!要是嫌度數低了,直接複蒸就好。
咱們這邊小酒廠作坊那麼多,請幾個老師傅,把口感調好一點。
隻要度數高,那邊嫌棄不了什麼。……”
地瓜也是粗糧,但這玩意又比那些精細的白麵大米的產量高多了。
這玩意釀出來的酒,魯地一直就有。
《亮劍》裡李雲龍誇獎手下的時候,就是動不動賞誰二兩地瓜燒。
但口感嘛!
肯定不能跟那些糧食酒比較。
其實時間來不及了,不然何雨柱都能用土豆給老李同誌釀出伏特加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