豔陽高照,東風獵獵,旌旗招展,三軍慷慨。
四月初五,延州城南的校場裡,隊列縱橫,步騎井然,刀槍鋥亮,萬眾肅穆,籌備已久的三軍合演即將拉開帷幕。
辰時正刻,鼓號齊鳴,呼聲震天,軍帥柴紹戎裝佩劍,躬擐甲胄,在數名侍衛的扈從下,乘白馬自轅門而入,徑直來到校場正前方的三丈閱台前,翻身下馬,大步流星地跨階而上。
閱台下,等候多時的眾將躍身上馬,執綹駐立,等待示訓。
柴紹健步走到閱台正中,立定雙腳,反握利劍,仰頭注目正“嘩嘩”作響的“唐”字大纛,目光回收,掃視軍陣,略清嗓音,高聲說道:
“三軍將士,聽我訓令——國家初立,靖難維艱,四方虎狼之輩眈眈以視,大河上下烽煙此起彼伏,前有梁師都、薛仁杲逞凶,今有劉武周猖狂,關外千裡更是虎嘯猿啼,聲聲相聞!大唐天命所寄,欲清寧海內,混壹天下,必倚吾輩攻戰搏陣,戮力殺敵。然軍務事重,國家安危所係,不可不精,不可不習!我延州數萬健兒枕戈待旦,扼關阻敵,刀槍寒光閃耀,戰馬嘶鳴躑躅,揮之能戰,戰之必勝,上不負君恩,下不辜黎民!今日合演,正為提振銳氣,砥礪部伍,威懾敵寇,鼓舞民眾,來日定當破賊於外,立功於國!”
柴紹言罷 ,一撩戰袍,單膝跪地,朝著長安方向深深叩拜,三軍見狀,立時爆發出雷鳴般的呼聲——“萬歲,萬歲,萬歲!”
戰鼓咚咚,塵土飛揚,操演即起,萬人戰陣聞聲而動。
黃白玄三色軍旗淩空翻飛,各營將士龍騰虎躍,這邊穿插如遊魚,那邊合攏如日升;彼時疾快如脫兔,此刻靜止如山立,步調如一,收放有章。
金鼓之聲不絕於聞,進退之間井然有序。步兵突擊,騎兵包抄,步騎合擊,攻防自如;刀槍相接,遊弩往來,射疏及遠,步步為營。
士卒被甲按刀,持盾力行,踏步齊進,殺聲震天,刺,挑,砍,輪番進擊;攻,防,行,不斷變陣。
整個校場呼聲動地,殺氣騰騰,儼然沙場征戰,勢如排山倒海。
閱台上,柴紹目光灼灼,神情凜然,東風拂來,盔上紅纓擺動不停,絳色戰袍“呼呼”直響。
柴紹身後的數名侍衛挺身肅立,激昂之情溢於言表。雖然跟隨主帥東征西討,出生入死,久曆戰陣,但今日軍演規模宏大,氣勢逼人,幾名侍衛也不由得嘖嘖稱奇。
臨近尾聲時,柴紹麵對台下的千軍萬馬,滿意地點了點頭,突然間,他側過身來,對肅立一旁的侍衛官孟通說道:“我延州大軍武備如此,你的軍友同鄉們重返晉陽,似有指望!”
孟通聽聞,震驚無比,惶恐之間手足無措,慌忙跪下,口中連聲說道:“屬下罪該萬死,未將實情及時稟呈!”
“無妨,”柴紹將手一擺,說道,“接納友軍,何罪之有?況且,他日朝廷反攻晉陽之時,你的同鄉軍友們也許可作向導,立功陣前!”
正說話時,台下金聲長鳴,旗幡舞動,三軍合攏,各歸其位,操演漸漸地降下了帷幕。
柴紹跨前一步,單手握劍,準備再次訓示時,隻見一名軍校自轅門處策馬疾入,來到台前翻身跪伏,高聲奏道:“廷報,廷報,百裡加急!”
柴紹將手一揮,命人呈報,展開看時,不禁雙眉緊蹙,臉色一沉,繼而收起廷報,揣入懷中,掃視台下,再次訓示三軍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