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六十四 新卒負糧遇伏擊 智將進言挽頹勢(1 / 2)

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3945 字 6個月前

四月花冥冥,紅顏逐春去,信風卷雲緊,山色煥一新。

延州城西南三十裡的黃家塬溝壑縱橫,草木嫩綠,一片蔥蘢。申時已過,日頭西沉,早回的歸鳥啾啾入林,震得枝葉“簌簌”直響。一杆明黃的“唐”字大旗下,三千人的隊伍正大步行進,五百騎兵橫刀持槊,打頭殿後,護住中間急急跟進的步卒,塵土滾滾,馬蹄陣陣,朝著東邊的延州城火速進發。

仔細看時,步卒皆新衣新甲,腰挎短刀,肩背布囊,隻隻圓鼓鼓,沉甸甸,士卒個個汗流浹背,氣喘籲籲。

軍旗下,騎兵領隊岑定方策馬向前,不時地抬頭看天色,又轉身望步卒,焦急之情掠過臉頰——遵照軍帥柴紹的命令,岑定方一早便率隊抵達小石城,接手了李仲文正在訓練的新卒,稍加編排後,便令新卒背負城中的所有米粟,連人帶糧全部開赴延州。

身後的小石城城門洞開,空空如也。

對於軍帥的意圖,岑定方領悟透徹:一來增加延州城中的儲糧,共渡時艱;二來調動新卒,合兵一處,鞏固城防。怎奈這兩千多新卒閱習不精,不熟部伍,在城中分裝糧袋便花費了近三個時辰,眼見日頭偏西,尚有路程,新卒又疲態儘顯,岑定方心急萬分,恨不得人人配馬,轉眼入城。

“嘟—嘟—嘟”,正當岑定方在揚鞭趕路時,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低沉的號角聲,道路拐彎處,百十麵青色的“梁”字戰旗在夕陽下呼呼直響,夾沙裹塵,正朝著自己急速撲來!

岑定方一驚,繼而拉韁住馬,迅速掃視四周,隻見此處道路彎曲,不見儘頭,兩邊丘陵連綿,起伏不定,陵上一人多高的白樺樹密密匝匝,不透光亮,隊伍儼然進入了一個口袋裡。

“遭到伏擊了!” 岑定方暗叫不好,略一定神,“唰”地一下抽出佩劍,命令身邊的旗手打出旗語,準備應戰——打頭的騎兵迎麵而上,對衝敵方,奮力擊破對手,殺出一條血路來;中間步卒刀劍出鞘,就地防禦,以備敵人側翼夾擊;殿後騎兵分兵上前,護衛步卒。

頃刻間,兩軍騎兵在陣前交鋒,刀槍相碰,鐺鐺四響,火石飛濺,殺聲震天。明黃軍旗與青黑戰旗如龍虎纏鬥,彼此怒吼,相互撕咬,一時間,血沫橫飛,黃土漫天。

原地防禦的唐軍新卒,哪裡見過這般陣勢,雖然個個提刀在手,可隊伍之中驚懼儘顯,有人戰戰栗栗,有人麵如土色,有人瞠目結舌,有人縮頭閉目,若非殿後騎兵飛速趕到,這兩千人的步卒你推我搡,早已不複成伍。

前麵激戰正酣時,突然,路邊丘陵的白樺樹叢中傳來“嘣嘣”弦響,支支利箭應聲飛來,雨點兒般地落入唐軍步卒的方陣中。

缺少盾牌防禦的唐軍頓時倒下一片,呻吟聲,叫罵聲,哭喊聲混成一片,此起彼伏,不絕於耳。

保護側翼的騎兵紛紛舉起馬掛圓盾,怎奈盾小箭密,時有中箭者滾落馬下,與步卒死傷者血流一處,共染糧袋。

前方,騎兵搏戰不見分曉,自顧不暇;身後,步卒遭到強弩攻擊,動彈不得——岑定方看在眼裡,急在心頭,一拉韁繩,掉轉馬頭,打算親冒矢雨,返身搖搖欲墜的方陣,重整驚恐萬分的步卒隊伍,冒險出擊,仰攻白樺林,與隱伏林中的敵方弩手短兵相接。

就在這時,“殺——”前方騎兵突然喊聲大震,“唐”字軍旗呼呼向前,岑定方扭頭一看,隻見梁軍騎兵紛紛向丘陵兩側散去,急速逃奔林中,旌旗不振,隊形不齊,似乎突然之間軍心大亂。

定睛再看,隻見不遠處人頭攢動,塵土飛揚,明黃的軍旗交相輝映,數千甲士手持長盾,提握陌刀,正大步奔前,與自己的騎兵前後夾擊,橫掃梁軍。

一匹棗紅大馬上,領頭的將軍長刀在手,左右翻飛,踴躍向前。夕陽映射下,大刀寒光閃閃,敵人觸鋒即倒,無敢阻攔者,岑定方認得,馬上將軍正是向善誌!

……

原來,今日寅時,天未見亮,岑定方便率領五百精騎,手持火把,快馬加鞭,從延州南門出發,直奔五十裡外的小石城而去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