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六十七 品頭論足挑主事 夜授金劍托軍政(2 / 2)

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4210 字 6個月前

戌末亥初,夜色濃濃,延州府衙軍士林立,刀槍森然,堂內堂外百燭高照,一片通明,各營將領接到軍帥急令,揚鞭策馬,匆匆忙忙趕到府衙彙聚。

今晚,大堂內肅穆異常,不同往日,隻見大大的“唐”字軍旗高懸壁上,軍旗下,柴紹頭戴紅纓鐵盔,身著明光鎧甲,戰袍披肩,端坐帥位,一柄嵌金雕龍寶劍橫臥於麵前的楠木大桌上,燭火下,金光閃耀。

柴紹旁邊兩三步外,李三娘陪坐一側,隻見她雲髻犀簪,紅幘束發,身披驃騎大將軍金縷滕蛇禦賜戰袍,雙目熠熠,表情凝重,頻頻點頭,示意先後到來的諸將入座待命。

此番景象,肅穆之中頗覺陌生,緊張之餘令人窒息,眾將魚貫而入,驚詫無比,卻又不敢詢問,各自入座就位,等候軍帥訓示。

見眾將到齊,柴紹朝妻子一點頭,然後挺直腰身,雙手摁在楠木大桌上,高聲說道:“諸位,今日午時,接到陛下敕書,令本帥及公主迅急回京,會商軍機。今夜府衙會麵,本帥要對延州防務作部署交待,故而請諸位齊聚一堂。”

柴紹話音剛落,堂上嗡嗡一片,眾將交頭接耳,竊竊私語。

柴紹抬手一揮,示意安靜,繼續說道:“聖意不可違,恭行而已。然而,數萬大軍,不可一日無帥,敕令中既然沒有明示何人接替防務,那我隻有從諸位中自定人選了!”

眾將聽聞,你看我,我看你,驚訝之情溢於言表,目光閃爍,彼此猜度,不知所選何人。

向善誌摸著豹皮護腰,頷首微笑;何潘仁捋著紅胡須,左顧右盼;馬三寶睜大雙眼,凝視軍帥;郝齊平輕撫折扇,低頭不語……

柴紹掃視眾人,一清嗓音,高聲喝道:“眾將聽令--”

“在!”十餘名大小將領“唰”地一下起身躬立,拱手聽命。

“本帥回京期內,由驃騎將軍郝齊平代行軍帥事,延州民政軍務,一並巡視;有違令不遵者,持禦賜金劍,先斬後奏!”說罷,柴紹從座中豁然而起,一把提起案桌上的嵌金雕龍寶劍,授予郝齊平。

郝齊平聽聞,連忙收起折扇,插入腰帶,一提袍角,跨步出列,迅疾走到軍帥麵前,雙手接過金劍,躬身行禮,然後返回位中。

看著郝齊平的身影,堂上眾人心中百味,神情各異,有人矚目讚賞,有人平淡如常,有人滿眼妒意,有人迷惑不解,堂上雖然靜如曠野,但各人心頭卻起伏不平。

李三娘見狀,扭頭看了一眼丈夫,得到肯定的目光後,便一捋鬢發,鏗鏘有力的說道:“諸位,從終南山一路走來,咱們彼此熟識,雖名為同澤,卻情同兄弟!誠如霍公適才所言,軍中不可一日無帥,何以為帥?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,當五才齊備。”

見眾將都側身聆聽,無一怠慢,李三娘便繼續說道:“恕我直言,若論提刀步戰,郝齊平不如向善誌;若論鞍韉揮槊,郝齊平不如何潘仁;若論領騎突奔,郝齊平不如馮弇;若論百步穿楊,郝齊平亦不如秦蕊兒,但是,”李三娘頓了頓,掃視眾人,不容置疑,語氣堅定,“但是,為帥者尚謀不尚勇,尚智不尚力!試問諸位,昔日關中臨川崗之戰,是誰與蕭之藏將軍合謀,火燒陏軍精銳?是誰獨樹一幟,手持敵酋首級,不費一弓一矢,不損一兵一卒,勸降始平城三千陏軍?去冬太和山大戰,又是誰建言軍中,分散敵虜視線,出其不意,襲破敵營?”

眾人聽聞,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懷抱金劍的郝齊平。

“足智多謀,決勝沙場,在場的諸位將軍,有自度在郝齊平之上者,儘可站出來說話!”

李三娘話音落地,眾人都不言語,堂上鴉雀無聲,沉默,沉默……

“何某唯霍公、公主殿下之令是從!”片刻之後,何潘仁突然大步出列,躬身揖拜,高聲說道。

眾人略吃一驚,顧看何潘仁,稍作遲疑,便紛紛揖拜,不約而同地附道:“我等唯霍公、公主殿下之令是從!”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