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七十三 父女暢談甘露殿 憶昔思母淚漣漣(1 / 2)

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3369 字 6個月前

風清雲淡,豔陽普照,殿宇紅牆,金壁輝煌。

長安大興宮甘露殿裡歡聲笑語,喜氣洋洋,霍國公柴紹攜妻子平陽公主晉見皇帝李淵,一彆半載,千言萬語,父女間談笑風生,其樂融融。

今日進宮拜望父親,李三娘期盼已久,一早起來便端坐妝奩前,命銀釧兒和墨綠取出朝服,捧出釵冠,打開久未觸碰的脂粉盒,精心細致地裝扮起來…

此刻,同丈夫並肩端坐於甘露殿裡,隻見她身披明皇襲地錦袍,內著紅色圓領小袖帛襖,下著條紋織金花褲,腰束蹀躞帶,足登烏皮靴,笑容滿麵,光彩照人,濃眉微翹似彎月,眉間貼鈿如明星,額黃淡淡描眼角,麵靨點紅抹薄唇,高高束起的烏髻上,一頂鳳鳥桃形金冠斜插著一柄白玉簪釵,言語間,輕搖慢晃,叮叮細響。

“父皇,我和夫君離京半載,駐守延州邊關,對您老兒可是日思夜想啊——父皇日理萬機,批閱無數,是不是鬢前又添了銀絲?父皇殫精竭慮,聽奏不倦,是不是額上又多了皺紋?今日一看,大出所料,父皇龍體安健,神采奕奕,哪裡像年近六旬,分明就是四十出頭嘛!”

“哈哈,哈哈…”李淵聽聞,龍顏大悅,斜倚在禦榻上,抬手指著女兒,對侍奉一旁的尹德妃說,“自小,這妮兒便最會說話,總能讓我舒心暢快!當年,要不是钜鹿郡公柴慎老弟百般請求,我才舍不得把她嫁到柴家去呢!”

見身邊正襟危坐的丈夫略顯尷尬,李三娘看著父親,嗔怪道:“父皇,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?怎麼還在提起呢?要不,我讓夫君把我休了,回大興宮來,天天給您老兒捶腳按背?”

尹德妃笑道:“那是我等臣妾的活兒,怎能煩勞公主的大駕呢!”

“說得好哇,”李淵開心無比,摸著便便大腹,說道,“況且,我的三妮兒還是本朝的禦賜驃騎大將軍,當年在終南山振臂一呼,萬人景從,如今夫唱妻隨,為我大唐鎮守一方,為父怎能隻戀兒女親情,不顧國家大義呢!”

聽見父親提到“國家大義”,李三娘腰身挺直,振振說道:“父皇,那劉武周真的如此凶狂,勢不可擋?非要讓咱們遷都樊州?”

見妻子率性而為,口無遮攔,直擊皇帝內心痛處,柴紹連忙插話道:“國家之事,陛下自有聖斷!陛下龍體安健,那才是黎民百姓和文武百官的福分…”

李淵一抬手,打斷柴紹的話,然後從禦榻上坐起身來,雙手扶在明黃色的一對大迎枕上,咂了咂嘴唇,盯著女兒,問道:“三妮兒,你說父皇該不該遷這都城?”

尹德妃在一旁笑道:“陛下,朝堂上不是已有公論了嗎?這不是為難公主嗎?我看呐,咱們還是…”

“你彆說話!”李淵瞪了一眼尹德妃,扭過頭來,和顏悅色地看著女兒,等待回答。

李三娘濃眉一皺,低頭略思,正要說話時,身旁的丈夫悄悄地伸出手來,輕輕地扯了扯她的錦袍前襟,李三娘看了一眼丈夫,無所顧忌,迎著父親熱切的目光,朗朗說道:“父皇,女兒以為,若為朝廷百官勳貴計,當遷都樊州;若為天下蒼生百姓計,當堅守長安!”

“哦?是嗎?妮子,你說來看看…”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