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八十 舉朝郊迎凱旋軍 元帥語出驚百官(1 / 2)

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3579 字 6個月前

五月飛絮,落英繽紛,十裡亭外,人喧馬嘶。

明黃冠蓋之下,皇帝李淵頭戴通天冠,身著玄冕服,腰間束起二十四銙紫金玉帶,倚在金輅安車中,不時手搭涼棚,朝著東邊,翹首期望。

車前,文武百官依次而列,迎於道旁,硃衣紫服,錯落有致;烏冠平幘,不一而足。

午時正刻,東邊塵土滾滾,馬蹄陣陣,旌旗林立,刀槍閃耀,一麵“唐”字大纛清晰可辨,迎風招展,緩緩而來。

明黃冠蓋前,司儀官跪奏皇帝後,起身上馬,振臂一揮,大聲喝道:“奏凱樂,唱凱歌!”

一時間,鐘鼓齊鳴,弦歌高揚,震天動地,澎湃激昂。

“唐”字大纛引領下,數萬士卒衣甲鮮亮,持槊負弓,步調齊整,威風凜凜,正向著冠蓋方向踏步而進。

隊伍最前方,一名軍帥身披銀甲,盔插紅纓,執乘白色坐騎一縱一送,款款而來,絳色戰袍迎風擺動,袍角揚起,“啪啪”作響。軍帥向前 ,三千騎手緊隨其後,皂衣玄甲,耀人眼目;短刀長槊,寒光閃閃。

來者正是凱旋而歸的秦王李世民!

柏壁之戰,大敗劉武周,徹底扭轉了戰局,改變了岌岌可危的形勢,皇帝李淵龍顏大悅,親率文武百官,皇子皇孫,出城十裡,郊勞得勝之師。

京城百姓也早已得知了消息,十餘萬眾早早出城,此刻,人山人海,夾道相迎,焚香懸彩,簞食壺漿。

大纛行止,軍伍立定,鐘鼓停歇,李世民從坐騎上一躍而下,稍稍整理甲胄戰袍,端正銀盔,一扯佩劍,迎著文武百官的熱切目光,邁開大步,徑直朝著百餘步外的明黃冠蓋“騰騰”奔去…

“兒臣拜見父皇!吾皇萬歲,萬歲,萬萬歲!”李世民一提袍角,單膝跪地,在皇帝麵前高聲揖拜道。

“秦王勞苦,快快請起!”李淵早已從金輅安車上憑欄而下,此刻,上前數步,從冠蓋中急急走出,躬腰伸手,扶起兒子,笑容滿麵,神采飛揚。

父子執手端視,君臣惺惺相惜,百官肅穆端立,萬姓鴉雀無聲。

“秦王,柏壁大捷,振奮人心,我朝轉危為安,朕不堪欣慰,實乃江山之幸,社稷之幸呐!秦王功高,朕當傾國而賞啊!”李淵眼中含笑,難抑激動,注視著兒子,朗聲說道。

李世民臉龐瘦削,短髭滿腮,略顯疲憊,然而雙目炯炯,熠然有神,攙著老父,懇切地說道:“柏壁有功,皆藉父皇天威,憑將士用命,上下一心,四方合力,故能掃蕩劉賊,光複並州,兒臣豈敢獨攬大功?”

說罷,李世民回頭看了看旌旗招展,刀槍森然的得勝大軍,“撲通”一聲,再次跪拜道:“願皇恩浩蕩,甘霖廣被,厚賞三軍,撫恤傷殘!”

“好,好,好!”李淵開懷大笑,一捋長須,拉起兒子,說道,“大軍凱旋,國人所望,待朕遣官奏告天地宗廟後,造冊班賜,無所遺漏!”

說罷,父子二人登車憑欄,在百官萬姓的歡呼聲中,儀仗回轉,禁軍開道,朝著京城長安揚塵而去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