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過枝頭,樹影斜長,熱風偶來,鳥棲林蔭。
金明城官衙內,屋高簷深,涼爽宜人,上房裡,藥味陣陣,隨風飄散。
柴紹坐在床榻前,接過下人遞來的藥碗,扶起平臥的妻子,靠在自己的懷中,輕聲說道:“夫人,謝郎中配的這藥啊,清瀉陽明,益氣生津,來 ,把它喝了,身子很快就會好的。”
李三娘點點頭,口銜碗沿,雙眉一皺,“咕嘟咕嘟”地喝了下去,拿起絹帕,一抹嘴唇,說了聲“好苦啊”,便又平臥下去。
柴紹把藥碗放到桌上,轉過頭來,笑道:“‘良藥苦口’嘛,謝郎中說了,這幾日他便出城到山中去看看,能否再采摘幾味藥來,給你調配調配,興許就沒那麼難咽了。”
“哎,”李三娘看著屋頂,歎息一聲,“‘良藥苦口’的確不假,我這‘忠言逆耳’似乎更真——我勸你隨中軍開拔,你總是支支吾吾,顧左右而言他,我這心真是…真是不安得很呐!”
柴紹聽聞,“嘿嘿”一笑,說道:“夫人,好生靜養,不必掛懷此事…哦,對了,我估摸著,若一騎雙馬,換乘向前,晝夜不停的話,向善誌的前軍應在明日淩晨,便可走出那胡木灘了。”
李三娘見丈夫岔開了話題,便長籲了一口氣,沒有說話。
這時,隻見侍衛官孟通從院子裡大步走來,立在門邊彎腰拱手,正要開口稟報時,柴紹一擺手,示意稍等,孟通心領神會,起身立定,側立門邊,等候訓示。
李三娘見狀,扭過頭來,看著丈夫,緩緩說道:“夫君,中軍開拔在即,軍務繁多,你去處置吧,不要因為我,誤了軍營大事啊!我也想睡一會了…”
柴紹點點頭,掏出袖中的白絹手帕,擦去妻子額頭的細汗,將蠶絲涼被的一角,輕輕覆在她的腰腹間,說了聲“夫人,你好生歇息”,這才起身,緩步走到門口,轉身將房門“嘎嘎”掩上。
來到院中,柴紹低聲問道:“何事?”
孟通一拱手,壓低聲音,回答道:“秦蕊兒將軍求見!我看她那模樣兒,似乎…”
“怎麼了?”
“哎,霍公,您到前堂一看便知…”
片刻,柴紹抬腳入內,隻見秦蕊兒獨自坐在前堂裡,低頭不語,似乎心事重重,見軍帥到來,女將趕忙起身揖拜。
柴紹入座帥位,這才看到秦蕊兒眼圈紅腫,淚跡斑斑,滿麵戚容。
剛要開口詢問,隻見秦蕊兒“撲通”一聲雙膝跪下,低聲啜泣,有些語無倫次地說道:“霍公,中軍即將開拔,末將懇求…懇求留在城中,陪伴公主殿下,不隨中軍開進了…我知道,帥令既出,不可違抗,可我這心裡像貓兒抓似的,我鬥膽…鬥膽懇求霍公,收回成命,唔…唔…”
柴紹聽聞,眉頭一皺,撫著寬額,說了聲“你起來說話。”
秦蕊兒起身入座,涕淚連連,喃喃道:“昨日,我向謝郎中打聽了,公主殿下這病來得及,傷及氣陰,須靜心調養。我聽了之後,像丟了魂似的,惶惶不可終日,昨夜整宿未睡,想來想去,還是來麵見霍公,懇求軍帥開恩,將我留在城中,守護公主殿下。”
柴紹咂咂嘴唇,沒有吭氣。
“霍公,您知道的,”秦蕊兒見軍帥不置可否,連忙說道,“當年,我就是終南山裡一個獵戶的女兒,父親、兄弟和丈夫都在隋末亂世死於非命,若非公主殿下收留,我豈能活到今日?更不用說在大唐王師裡任職將軍了!公主殿下於我秦蕊兒而言,有再生之德啊!”
說著,說著,秦蕊兒淚如雨下,泣道:“昨日,我親見公主殿下跌落馬下,今日又得知郎中之言,我是心亂如麻啊,整日恍恍惚惚,神思遊走,隻想守在公主殿下身邊,侍候她康複,我…我這樣子,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馳騁沙場,搏殺敵虜啊…”
柴紹歎了一口氣,正想開口說話時,隻見孟通再次進來稟報,說是驃騎將軍馬三寶求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