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一六九 谘議智士定決心 膺任親使返長安(1 / 2)

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6041 字 6個月前

浮雲掩月,陰晴不定,夜鴞遠啼,清亮幽長。

站在軍帳前,望著謝郎中離去的背影,李三娘悵然若失,正攢眉思量時,隻聽到鳳鳶掀簾出帳,快步走來,急急地說道:“殿下,霍公燒得又開始說胡話了,您快進去瞅瞅吧!”

李三娘立即轉身,三步並作兩步,徑直入帳,坐到丈夫身旁。

柴紹緊閉雙眼,平臥在床,額頭上搭著一條厚厚的濕毛巾,渾身不停地哆嗦,口中喃喃道:“陛下……臣征戰不利,有負聖恩……臣願……願革職待罪,流徙千裡,唯望陛下召回……召回平陽公主,臣……臣叩謝天恩,雖死無憾……”

“夫君——”

李三娘一把抓住丈夫冰涼的手,情難自控,聲音哽咽,淚水奪眶而出,“我們永遠在一起,永遠在一起!你彆說話了,好好歇息,好好歇息呀!”

“臣……臣……”柴紹的聲音漸漸微弱,取而代之是一陣接一陣的粗重喘息。

李三娘放下丈夫的手,抹抹眼角,起身問道:“剛才燒的熱水,給霍公喝了嗎?”

鳳鳶看了看身旁小木幾上的空碗,答道:“回殿下,霍公已喝了,可是……可是沒什麼用啊! ”

李三娘難過地點點頭,咬了咬嘴唇,回頭再看丈夫時,隻見他麵如火燒,氣喘如牛,可是雙唇及指尖卻慘白如紙。

李三娘緊緊捏住自己的衣角,眼中急得迸出火星來,稍一遲疑,她迅即轉身,邁步帳邊,掀簾喊道:“孟通——”

“末將在!”一個聲音在不遠處答道。

“傳蕭之藏蕭學士即刻到中軍大帳來!”

“遵命!”

馬蹄急促,來去有聲。不到一柱香的功夫,在燭火煌煌的中軍大帳裡,李三娘便將實情和盤托出,末了,問道:“蕭學士,霍公病重如此,我有意讓大軍撤回陽山城,不知可否?”

蕭之藏將兩道淡眉往額中一擠,然後緩緩舒展,答道:“殿下,形勢如此,大軍撤回陽山城自然是不二之選,不過……”

蕭之藏頓了頓,盯著燭台上的火苗,咂咂嘴道:“不過,即便戰線後撤,也應作通盤考量,周密部署,不然,先前的戰果無從鞏固,來日的反攻也將困難重重。”

“請蕭學士明言。”

“其一,大軍若後撤陽山城,戈壁灘裡的岑定方部亦須後撤,在這黑水河駐紮下來,可攻可守,形成我軍的橋頭堡,也是陽山城北麵的一道屏障啊!”

“嗯,的確如此。”

“其二,我軍失利,一撤再撤,必然人心浮動,這有些事兒哩,得做在前頭……”

“不錯,”李三娘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“此事我也想到了,既然霍公的治療刻不容緩,咱們須立即撤離,我打算今晚便召集眾將,喻以形勢,凝聚人心,部分隊伍,委派岑……”

“殿下,”蕭之藏拱拱手,插話道,“黑沙河大營舉足輕重,當委派得人呐!”

李三娘停頓下來,打量著蕭之藏,知道他有話要說。

“昔日,秦王征討薛舉,身染瘧疾,病倒在高墌,”蕭之藏繼續說道,“秦王委軍於長史劉文靜,不想劉氏自作主張,冒險出擊,結果全軍敗沒,以致晉陽失陷,朝野震動——前車之覆,殷鑒不遠啊!”

“是啊,”李三娘長歎一聲,感慨萬千,“記得晉陽失陷後,父皇一度打算遷都,若真是如此,後果不堪設想啊,誠然——”

李三娘話鋒一轉,語氣變得嚴肅:“誠然,目下的局勢不似往日嚴峻,然而,如果用非其人,丟了這個橋頭堡,北征大業也有功虧一簣的危險,對不?”

“正是如此,”蕭之藏頷首沉吟道。

李三娘黑眸一閃,炯炯有神,盯著蕭之藏問道:“蕭學士,莫非你的意思是,岑定方雖然撤回河邊,卻不足以領軍此處,駐守大營?”

“殿下睿智!”蕭之藏拱拱手,微微一笑。

“可是,”李三娘皺了皺眉頭,有些不解,“從紅墩界撤離時,霍公親口給我說,岑定方留守紮營,可堪此任啊!”

“殿下,”蕭之藏雙手按膝,徐徐解釋道:“此一時,彼一時啊!岑定方為人沉穩剛毅,向來以防禦見長,霍公將他留在戈壁灘中,原本打算如鐵釘一般牽製對方,待大軍在黑沙河稍事休整後,再行攻伐……”

蕭之藏頓了頓,見李三娘正側耳傾聽,便接著說道:“可是,如今要後撤近百裡,敵方回旋餘地驟然擴大,若停留旬月,我擔心……”

“蕭學士擔心時局變化,梁賊得以喘息,會同稽胡反守為攻,圍困黑沙河,兵臨陽山城?”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