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風卷雲,拂掠夕陽,光斕不定,明暗無常。
回到後府的李三娘,並無多少胃口,匆匆地進了些食蔬,看了看靜臥病榻的丈夫,便掩門出戶,獨坐在後府的回廊裡,任憑晚風吹拂鬢發,隻出神地盯著院中的一方石桌,沉浸在對戰局的思考之中——
硬碰硬,有多少把握能打敗稽胡?
倘若除去了稽胡,紅墩界可否輕易攻拔?
若出戰不利,下一步當如何舉措?又如何向將士們和病恙中的丈夫交待……
一樁樁,一件件,交織在一起,如同五色絲線纏繞成團,似乎理不出頭緒來。
風拂枝頭,沙沙作響,幾片葉子落下來,在半空中打了幾個轉兒,飄到石桌上,一動不動。
李三娘輕歎一聲,站起身來,移步院中,走到石桌旁,坐在一墩圓凳上。
仔細看時,那幾片葉子的脈紋已浸染了淡淡的黃色,抬頭看向樹梢,那裡已是黃綠相間,“入秋了……”李三娘自言自語道,一陣惆悵湧上心頭。
耳畔突然回響起丈夫說過的一句話——“須在今秋結束戰事,為大唐先北後東,逐鹿天下鋪平道路……”可是,如今卻坐守在這陽山城裡,進退無據,前景不明,如何不令人憂煩?
李三娘抬手,捏起石桌上的一片落葉,在手裡輕輕地撚了撚,葉如翼動,前後翻轉,似乎要扇去心中無儘的煩惱……
想著想著,葉片在手中慢慢地停了下來,李三娘的目光遊動到十餘步外的牆根——在那兒,一簇雜草之中,竟然冒出了一朵不知名的小花,花瓣兒淺黃,蕊芯兒淡紫,隨著晚風頻頻點頭,似乎正歡慶著從牆角奮力掙出。
李三娘看得有些出神兒,黑黑的眼眸一動不動——厚重的牆腳,石墩所砌,看似密不透風,難以撼動,卻讓一朵柔弱的小花在不禁意間鑽了出來,它是那麼頑強,那麼堅定,最後在晚風霞光中露出了自信的笑臉……
突然間,李三娘想到了自己,從河東府邸到終南山麓,從京城長安到邊塞延州,從關中平原到西北戈壁,輾轉千裡,重關疊障,每一次遷徙,都如同一塊石牆,沉沉地壓在自己的心頭,層層疊疊,不斷積壓,有時候真有透不過氣的感覺,不知這年年的征戰何時到頭!
可是,再看那朵紫邊兒黃蕊的小花,卻在重壓之下脫穎而出,驕傲自豪,生機勃勃,喜笑顏開地矚目世界,絲毫不懼怕身上的千鈞重負,這是何等的豪邁與堅韌!
也許,李三娘心想,也許它就是一粒發了芽的種子,植根於石縫,開花於牆外,在它的根莖之中,蘊藏著無比巨大的力量,隻要擁有陽光雨露,假以時日,它一定會變得茁壯挺拔,直至將厚重的圍牆一舉推倒……
這一幕多有喻意啊,它不正是星火燎原的反隋戰爭嗎?不正是聚沙成塔的新興大唐嗎?不正是由弱到強的麾下隊伍嗎?
想到這裡,李三娘雙眸閃閃,挽發耳後,起身邁步,朝牆邊走去,彎腰蹲下,輕輕地摸了摸小花兒軟嫩的花瓣……
晚風吹來,旁邊的雜草搖頭晃腦,不時磨蹭著李三娘的手背,好像一個個充滿妒意的孩子。
李三娘嘴角一翹,露出淺淺的酒窩兒,心中已是有了主意,立直腰身,扯扯裙裾,快步走到院子門口,對值官吩咐道:“傳何潘仁將軍,即刻來見!”
“遵命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