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正也不怕這個功勞被人搶占,至於這些傳播的人得到一些聲望,那是應得的,整體而言皆大歡喜,全贏!
做事自然是有頭有尾,做了就做完善。
果不其然,一切都如嬴政計劃的一樣,隨著事件的發酵,秦太子嬴政天命之子的名頭再也沒人懷疑,甚至已經有地方立起了嬴政與念端的生祠。
先前紙和書還隻是惠及了讀書人,主要還是便利了貴族,培養了一些寒門,可是再寒門的寒,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碰瓷的,這個年代甚至都不能稱為百姓,因為平民沒有姓。
隻有這番預防天花,挽救婦孺的舉動,才是真正惠及了天下所有蒼生。
加上嬴政不遺餘力的營銷手段,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而且都是正麵的效果,這獲得的巨大聲望,良好名聲,帶來的隱形好處,是無法計量的。
名之一字,看不見摸不著,卻是真正無比強大的一種力量。
對於君王來說,這種力量對於征服與統治帶來的效果,更勝百萬大軍,是遠遠強過殺戮的力量。
王師所過之處,敵軍望風而降,百姓簞食壺漿,不再是一件無法做到的事。
當然,王師還是要有的,因為百姓的記憶總是不太好。
往往隻有吃二茬罪的時候才能想起來好。
在有王師的基礎上,更好更大的名望可以大大減少維穩統治成本,節省的力量可以投入到其他地方,但是如果沒有王師,就沒有統治。
這些嬴政不急,靜靜等時間為他發酵助力。
現在他在接見百家中真正的大人物。
在論學大典第二日,就已經有幾人送上拜帖求見,夠忙幾日的了。
嬴政見的第一個人,就是荀子。
荀子,名況,字卿。
如今儒家資曆最長,聲望最高的代表人物,沒有之一(秦時明月時間線是錯的,荀子公元前238年就去世了,年75歲,本文根據原著設定,荀子長命百歲)。
以荀子的聲望和儒家地位,是沒有必要來見嬴政的,而且他和楚國春申君交好,在蘭陵做縣令,如今卻奔波千裡,在鹹陽待了半年,不可謂不莊重。
這樣的人物,這麼給麵子,大概率是為了自己的弟子和傳承,到了他這個地位和年齡,也就隻有這些是可以讓他如此操勞的了。
嬴政私下找冉宏談過,冉宏曾在小聖賢莊求學,也曾在荀子門下,荀子初來鹹陽冉宏便前去拜訪,荀子卻什麼也沒說,隻說想要見一見嬴政。
既然如此,隻能見一見了。
對於這樣的人物,不見是不合適的。
反正有所求的是荀子,主動權在嬴政這裡了,問題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