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穎對政治並不感興趣,劉協說的,她也不會懷疑,但憑著女人特有的直覺,她隱隱覺得,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。
但作為皇帝的女人,她不會刨根問底的繼續追問。
過了一會,張宇把做好的蓮子羹送來了,劉協親自接過來,放在了曹穎的麵前,勸道“一天沒吃東西了吧?快吃吧。”
劉協一直看著,等她把粥全部吃光,這才欣慰的笑了。
女人需要哄,久彆重逢的女人更需要哄。
夜裡兩人親密了一番,等曹穎沉沉睡去後,劉協依然還在想著,接下來,該怎麼安撫曹操呢?
曹操肯定會有大動作,他是亂世梟雄,任何時候,劉協都不會放鬆對曹操的警惕。
哪怕和他女兒睡覺的時候,也不例外!
次日早朝,被架空了四年的朝會,文武百官,該來的,能來的,全都來了。
劉協覺得自己起的很早,可當他來到大殿時,人早就到齊了。
董承、孔融這些人,還在亢奮的狀態中,大大小小的事情,一件接著一件的搶著奏報進言,無非就是要整理朝堂,裁撤官吏……等等,想讓皇帝掌握更多的權利,把曹操的人進一步的替換掉。
劉協耐著性子聽著,心裡沉思著,但他並沒有馬上就答應。
過了一會,董承說道“陛下,有人反映譙郡太守曹成,貪贓枉法,欺男霸女,行徑極為惡劣,臣建議將曹成馬上緝拿來許都,嚴查嚴辦,另外臣舉薦陸績擔任譙郡太守。”
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譙郡,那可是曹操宗族的根基所在,是曹家和夏侯家的根本。
荀彧馬上就意識到,董承這是故意在陷害曹成,從而把譙郡太守換成皇帝自己人,把曹操的宗族掌控在手裡。
董昭也替曹操暗捏了一把冷汗。
這次董昭其實很倒黴,他原本不應該待在許都。
官渡開戰後,曹操把董昭也帶在了身邊,還沒有進兵鄴城呢,曹操就提前任命董昭做了魏郡太守。
曹操經常這麼乾,還沒有打下敵人的地盤,就已經提前任命自己人做了對方領地的官吏。
一方麵表明曹操有絕對的自信,對勝利誌在必得;
另一方麵,借此鼓舞士氣,想給自己帶來好運。
董昭奉命押送那四萬名降兵回了許都,結果,還沒等離開,許都就發生了兵變。
現在,董昭想走都走不掉了。
皇帝剛剛親政,臣僚們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,大家都搶著表忠心,誰也不敢偷偷的溜走。
陸績是廬江陸家人,他的年齡隻比陸遜大了五歲,但輩分卻高了一輩,是陸遜的族叔。
劉協看了董承一眼,說道“曹成的事情,就讓荀令君派人審查吧,如果情況屬實,朕自然會嚴肅處理,至於譙郡太守的職位等事情查明白後,再行商議。”
董承碰了一個軟釘子,他沒想自己一宿沒睡,想到的妙計,竟然被否決了。
陳宮和沮授都能看的出來,皇帝不想再繼續挑釁曹操了。
曹操的神經已經很敏感了,自從烏巢劉協讓曹操幾乎全軍覆滅,從那個時候開始,曹操就已經非常不滿了。
現在,許都又丟了控製權,家人也變成了人質,如果再把譙郡的族人給他控製起來,非得把曹操給逼急了不可。
劉協把這件事交給荀彧處理,荀彧也鬆了一口氣。
他也不希望,繼續把矛盾升級。
退朝後,荀彧前腳剛剛走出大殿,趙雲便從後麵追了出來,“荀令君請留步,陛下要和你同行。”
不一會,劉協便走了過來。
其他臣僚無不好奇,卻也不敢上前詢問,隻好各自懷著疑惑,悄悄的離開了。
荀彧不解的問道“陛下,莫非還有彆的事情要交代老臣?”
劉協笑了笑,“朕要去拜訪一下你的從兄荀侍中還有前太尉楊公,正好你我君臣一路同行。”
荀彧點了點頭,荀悅年紀大了,這幾日臥病在床,沒有上朝,之前荀彧收到劉協的書信,信中就提到了荀悅。
荀彧意識到皇帝要重用荀悅,他的心裡,也著實替從兄感到高興。
但另一方麵,看著皇帝不斷的拉攏人才,身邊人才濟濟,力量越來越強,荀彧也愈發的替曹操感到擔憂。
劉協忽然道“文若,你似乎情緒不高啊,怎麼了?有什麼想對朕說的嗎?”
“陛下,您……”荀彧愣了一下。
相識這麼久,這還是荀彧第一次聽到皇帝稱呼他的表字。
隻有特彆相熟,關係特彆親近的人,劉協才會稱呼對方的表字。
荀彧雖然比較注重君臣的禮節,但經常聽到皇帝親切的稱呼彆人的表字,心裡多少也是有些羨慕的。
當臣子的,有誰不盼著能和皇帝走的親近一些呢?
荀彧搖了搖頭,“陛下,臣挺好的。”
“是嗎?”
劉協邁步往前走著,笑了笑,對荀彧說道“文若乃是謙謙君子,你我君臣之間,沒必要遮遮掩掩。伱是朕的人,同樣,也是曹公的人,朕現在重掌皇權,曹公定然不會太高興,怕是,你也如此吧?”
荀彧頓時停住了腳步,瞪大雙眼,慌亂的看著劉協,“陛下,您何出此言?”
劉協繼續往前邁步,腳步沉穩有力,透著帝王才有的氣勢,“邊走邊聊吧,朕已經長大了,和你們相處了四年,有些事情咱們心裡不都是很清楚嗎?”
荀彧身子一晃,踉蹌著跟上,他隻覺得腿上像是灌了鉛一樣,異常沉重,每一步邁出,都很艱難。
劉協接著說道“就在不久前,朕在官渡,已經和奉孝開誠布公的談過一次了,其實,談不談的,很多事情,我們都心知肚明,不是嗎?”
荀彧的心情越發沉重,這幾年,曹操和皇帝明爭暗鬥,荀彧不僅是參與者,也是見證者,他當然什麼都知道了。
隻不過,他沒有想到,今天,皇帝會和他說這些。
劉協轉身看了荀彧一眼,很平靜的說道“朕一直以來的夙願,就是希望我們君臣,能夠永遠和睦,一起匡扶天下,重扶社稷,這個願望,朕從來都沒有變過。”
荀彧默然無語,但腳步沒有停下,並始終和劉協保持一個身位的距離。
(本章完)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