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章 ,諸葛亮的建議(1 / 2)

劉循再次叩頭道:“陛下教誨,臣謹記在心。”

劉協再次叮囑道:“益州多才俊,西川有能人,以後遇到問題,可以多向主簿黃權,從事王累,還有張任他們請教。”

劉循恭敬地回答道:“臣定當虛心求教,與諸位大人共同治理好益州。”

黃權、王累、張任被皇帝當眾稱讚,心裡也都很激動。

三人趕忙站了出來,齊聲道:“我等定當鼎力輔佐州牧,不負陛下所望。”

劉協站起身來,走到劉循麵前,親手將他扶起,“朕相信你定能有所作為,益州的未來,就托付於你了。”

劉循感動得熱淚盈眶,說道:“陛下如此信任微臣,微臣定當肝腦塗地,以報陛下知遇之恩。”

事後,劉協又把劉循、黃權、張任等人留了下來,重點做了一番叮囑。

畢竟,他是皇帝,時間有限,不可能過多的在益州逗遛。

劉協神色嚴肅地對劉循說道:“朕希望你能好好治理益州,繼續整頓官場。如今的益州官場雖經一番整頓,但仍需時刻警惕,不能讓不正之風死灰複燃。”

劉循鄭重應道:“陛下放心,臣必當嚴格治理,選拔清正廉潔之士為官,還益州官場一個清明。”

劉協目光轉向黃權,說道:“黃愛卿,你身為主簿,當為劉循出謀劃策,協助他治理政務。”

黃權恭敬道:“陛下,臣定當儘心輔佐主公,不敢有絲毫懈怠。”

劉協接著說道:“益州地域廣闊,少數民族眾多,南中之地尤為關鍵。劉循,你要注意安撫好南中各族,不可使其生亂。”

劉循再次點頭:“陛下,臣明白南中的重要性,陛下用心良苦,在南中設立了自治區,臣一定用心,不讓南中生亂。”

劉協微微頷首,從劉循的臉上,他完全能夠看出他身上那股年輕人朝氣蓬勃的乾勁,這讓他很欣慰。

年輕人有衝勁,有乾勁,想做事,想建功立業,劉循所表現出來的精氣神,要比劉璋強出了太多。

小到一個公司,大到一個國家,都很需要這種新鮮充滿活力的力量。

劉協繼續說道:“再者,都江堰水利至關重要,務必看顧好。此乃益州農業之根基,不可疏忽。”

劉循應聲道:“臣定會派專人守護都江堰,確保水利設施完好無損,保障農田灌溉。”

劉協頓了頓,語氣加重道:“還有那蜀身毒道,其重要性不可小覷。此道若能暢通,不僅能加強與南方各國的貿易往來,更能促進益州經濟的繁榮。”

劉循等人神情專注,仔細傾聽著。

劉協站起身來,走到一幅地圖前,指著蜀身毒道的線路說道:“蜀身毒道被稱為南方的絲綢之路,乃是連接益州與外界的重要通道。如今,南越等地對益州的絲綢、蠶絲等物品需求甚旺,而南中的犀牛等珍貴之物也備受青睞。若能重新打通此道,益州的貨物便能更便捷地運往各地,貿易興盛,百姓便能從中獲利,經濟也能得到長足發展。”

這條通道,還是當年那位打通北方絲綢之路的張騫所開通的。

隻不過,這麼多年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,加之這條路地形複雜,南中少數民族眾多,滋生了很多問題。

張任抱拳說道:“陛下,末將願率兵馬守護蜀身毒道,確保貿易安全。”

劉協讚許地看了張任一眼,說道:“張將軍忠勇可嘉,但此道的暢通不僅需要武力守護,更需與各地建立友好關係,以和平之策促進貿易。”

劉協重新回到座位上,語重心長地說道:“劉循,朕對你寄予厚望。益州物產豐富,人才輩出,隻要治理得當,必能成為一方繁榮之地。你切不可辜負朕的期望,辜負益州百姓的期盼。”

劉循再次跪地叩頭,聲音堅定有力,“陛下之恩,臣沒齒難忘。臣定當以益州的繁榮昌盛為己任,鞠躬儘瘁,死而後已。”

黃權和張任也一同跪地,齊聲說道:“願為益州的發展效犬馬之勞。”

劉協滿意地說道:“好,朕相信你們。起來吧,今後益州的發展就看你們的了。”

眾人起身,劉協又與他們詳細商討了一些治理益州的具體措施和策略。

劉協說道:“絲綢與蠶絲乃是益州的優勢資源,需加大生產規模,提高質量,順利通暢的把它賣掉。”

當時,整個社會都普遍不怎麼重視商賈,不重視貿易。

但劉協是穿越來的,他非常看重經濟的發展。

“荀惲,去拿個寶石過來。”過了一會,劉協衝站在一旁的荀惲喊道。

荀惲答應著離開了,不多時,拿了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。

劉協把寶石接過來,對劉循他們說道;“益州的寶物,多的數不勝數,就好比朕手裡的這顆寶石,如果一直在手裡這麼拿著,說實話,除了好看,並沒有彆的用處,但如果把它賣掉,換成錢,就可以做很多事情,比如修路,蓋房子,改善百姓的生計,給將士們發軍餉……益州的寶物這麼多,蠶絲、犀牛、人參、獸皮、絲綢…所以,貿易至關重要!”

“很多東西,大都是某個地方所獨有的,加強貿易,就能互通有無,也能繁榮各地的經濟,說的通俗一點,要想國富民安,朝廷有錢,百姓有錢,光靠種地是不行的,就拿南中和交趾來說,多是崎嶇不平的山地,並沒有多少田地,但是,沒有田地,他們卻有彆的物資,這就凸顯出了貿易的重要性。”

劉協隻是畫出一個大概的框架,僅僅這樣,就已經讓劉循等人興奮不已,看到了未來很多值得大力去做的事情。

劉循激動的說道:“陛下,您就放心吧,我們定不會讓你失望!”

劉協欣慰的點了點頭,“我們都還很年輕,所以,儘管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做,等過幾年,朕會親自來檢查你們的功績,朕相信,益州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。因為,這裡有你們在!”

劉協期待的目光,一一從劉循、黃權、張任、王累等人身上掠過。

回應他的是一整張滿是激動的麵孔!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