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章 ,諸葛亮的建議(2 / 2)

同年底,劉協離開了益州,諸葛亮對於都江堰的修建也基本完工,也跟隨著一同離開,剩下的事情,便全都交給了劉循去做。

這一次,劉協沒有走山路,而是一路沿著長江,順水而下,打算從荊州北上返回洛陽。

江水悠悠,一艘艘大船在江麵上平穩地行駛著,向著江陵的方向進發。

劉協和諸葛亮並肩站在最前頭的一艘船頭,微風拂過,衣袂飄飄。

劉協望著遠處的青山綠水,感慨地說道:“孔明啊,這一路風景如畫,真乃江山多嬌。”

諸葛亮微微頷首,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:“陛下,如此美景,也正映襯著大漢如今的繁榮之象。”

劉協轉頭看向諸葛亮,微笑著說:“現在隻是剛剛平定了割據的諸侯,距離社稷繁榮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”

劉協非常的清醒,諸葛亮淡淡的笑了笑,“陛下聖明,乃是天下之福。臣本以為漢室安定了,會少很多事情可做,如今跟在陛下身邊,才深知還有諸多要事等著我們去完成。”

劉協目光堅定,語氣豪邁:“是啊,的確有很多事情要做,要讓社稷永固,百姓安居樂業,比如興修水利、發展貿易、整頓官吏不僅僅是當務之急,也需要用心一直堅持的做下去。”

諸葛亮眼中閃爍著光芒:“陛下所言極是。興修水利,可保農田豐收,百姓衣食無憂;發展貿易,能使各地物資流通,繁榮經濟。而整頓官吏,更是重中之重,唯有清正廉潔之官,方能為民造福。”

劉協沉思片刻,又道:“世家之事,雖然棘手。但為了大漢的長治久安,必須加以整頓,不可讓其成為社稷發展的阻礙,有你輔佐朕,朕很有信心。”

諸葛亮動容道:“陛下信任,臣萬死不辭!”

過了一會,劉協望向西北的方向,憧憬地說:“朕還有一個大的心願,那就是重啟絲綢之路,讓大漢的旗幟一路向西飄揚!”

諸葛亮激昂地說道:“陛下,西域之地,自古就是我大漢的疆土,必須收回,若能打通西域,大漢的版圖將進一步擴大,商賈貿易的交流亦將更加頻繁,也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。”

劉協笑了,笑的很開心,他很慶幸,自己還很年輕,隻用了十年,不僅從曹操給他製定的牢籠中掙脫了出來,還平定了天下,這樣他就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,用來發展民生,開疆擴土,重現昔日武帝的盛世王朝。

諸葛亮鄭重道:“陛下放心,臣必鞠躬儘瘁,與陛下共同努力,直至大業告成。”

劉協哈哈大笑:“好!朕與孔明攜手共進,定能讓大漢迎來輝煌盛世。”

此時,江風漸大,吹動著兩人的衣袍,然而兩人心中的興奮和火熱,卻未曾消減。

皇帝劉協在諸葛亮的陪同下,乘船抵達了南郡。劉協命令隊伍停了下來。

他輕裝簡從,決定進城去實地看一看。

諸葛亮不由得笑了,“陛下,恐怕真正吸引您的不是南郡,而是南郡的太守,魯肅!魯子敬!”

劉協笑而不語,他們踏入了南郡的城門。放眼望去,街道寬敞而整潔,青石板路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溫潤的光澤。

街邊的店鋪鱗次櫛比,幌子飄揚,吆喝聲此起彼伏。貨郎挑著擔子,兜售著琳琅滿目的小玩意兒,引得孩童們圍在一旁,眼中滿是渴望。

往來的行人絡繹不絕,有衣著華貴的富商,有行色匆匆的販夫走卒,也有悠然自得的文人雅士。大家各司其職,秩序井然。

街邊的小吃攤散發著誘人的香氣,熱氣騰騰的包子、香氣四溢的烤肉,讓人垂涎欲滴。

茶肆裡,人們三五成群,或高談闊論,或靜心品茶,好不愜意。

整個南郡城呈現出一片繁華熱鬨又井然有序的景象,讓人仿佛置身於盛世之中。

諸葛亮頻頻點頭,“魯肅大才也,想不到這麼短的時間,就把南郡治理的這麼好。”

聽諸葛亮的語氣,既有讚賞,又有幾分可惜,畢竟,魯肅的才能,如果隻做一地太守,確實委屈了一些。

不多時,他們來到了太守府,魯肅早已得知皇帝駕臨,急忙率領一眾官員在府門外跪地迎接。

“臣魯肅,恭迎陛下聖駕!”魯肅的聲音洪亮而恭敬。

劉協微微抬手,說道:“子敬請起,朕此番前來,是順道路過,你做的很好,南郡比之前可熱鬨了不少啊。足見子敬做事很用心。”

魯肅謙虛的搖了搖頭,“臣不敢居功。”隨即引著劉協與諸葛亮進入府內。

大堂之上,劉協端坐主位,魯肅則站在一旁,開始彙報南郡的各項事務。

劉協聽完後,再次表示肯定,“子敬,朕一路走來,所見所聞,皆讓朕感到欣慰。這南郡能有如此景象,你功不可沒。”

魯肅連忙躬身道:“陛下過獎,此乃臣分內之事。”

雖然魯肅很恭敬,但眉宇間也有一絲憂慮,諸葛亮察言觀色,很快他便猜到了。

當天夜裡,劉協便留在了南郡,夜裡用過飯,諸葛亮單獨來見劉協。

話題便提到了孫權,“陛下,恐怕魯肅已經知曉了孫權現在的處境,看的出來,他麵帶憂色,很替孫權擔心啊。”

劉協看了諸葛亮一眼,“怎麼?莫非你要替孫權求情,不忍心看他在島上受苦?”

諸葛亮急忙搖頭,“陛下誤會了,臣以為,既然魯肅和孫權都在為陛下做事,不如把關係緩和一下,讓魯肅去交趾,接替士燮的子嗣。魯肅有能力,又心係孫權,他去了交趾,不僅利於夷州和交趾的建設,對他,對孫權,也都是有好處的。”

劉協陷入了沉默,他在認真的考慮這件事。

諸葛亮又勸道:“孫權之前割據一方,和朝廷作對,陛下並沒有誅他宗族,已經格外開恩了,再說孫權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和膽量和朝廷為敵了,陛下完全不用擔心他會再次反叛。”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