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工作程序(2 / 2)

“你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
老薛用了近半個小時,從頭到尾仔細閱讀查看了試驗報告和結果彙總表,然後抬頭問道:“你們在車間做試驗了?這就是試驗過程和試驗結果?”

“是的,你看到的就是試驗總結報告和試驗結果彙總,不過準確地說,是我們支持做試驗,但試驗並不是我們親自做的。”老吳澄清道。

“我沒聽明白,你這話是什麼意思?試驗怎麼會不是你們做的?除了你們兩位領導,二車間還有誰能做這樣的試驗?”

老吳把事情起因做了大致說明,薛科長不敢相信事情是真的,“一個臨時工提出了這麼大膽超前的想法?然後他又親自主持並完成了試驗?你們不是跟我開玩笑吧?”

“薛科長,二車間存在那麼多技術問題,我們哪有心思跟你開玩笑啊!”老楊一本正經地說。

“嗯,沒開玩笑就好。不過你們的試驗沒有報請技術主管部門批準,在程序上有問題,這是你們兩位領導在工作上的失誤。”

老楊趕緊把責任攬過來,因為事情本來就是他拍板決定的,“薛科長,這件事的責任在我,跟吳工沒關係。說實話,當時那位年輕人提出改進‘酰化’崗位工藝技術建議時,我對他也沒抱多大希望,但人家的動機是好的,工作積極性值得肯定,我們作為車間領導當然應該支持他。好在改進工藝隻需更換一種反應介質,其他條件不變,用不著興師動眾,於是我決定先在車間找一套設備做試驗,如果試驗成功了再向廠裡彙報,試驗不成功就輕輕撂下,這都是我的錯。”

薛科長跟老楊同為紅星製藥廠的中層乾部,老楊長期在基層工作,任勞任怨,吃苦耐勞,廠領導對生產一線的車間主任都要網開一麵,即使老楊當初的決定在程序上欠妥,但他已經承認錯誤,而且其目的是為二車間解決技術難題,老薛如果繼續追究這件事,那就顯得不合時宜了。

當然,對於技術主管部門的責難,老楊當初作出決定時就考慮到了,但他認為自己很坦蕩,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工作,大不了他上廠長那裡負荊請罪。

其實,跟解決二車間的技術難題相比,工作上的程序問題並不算什麼大事,不僅老楊知道這一點,技術科的薛科長更加清楚孰輕孰重,所以,他不打算在這件小事上糾纏。

見老楊攬下責任,又做了自我批評,老薛擺了擺手,“我就是隨便說說,事情沒有你想象那麼嚴重,不是取得了這麼好的試驗結果嗎?這才是令人鼓舞的消息!”

“薛科長的意思,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?”

“你們是基層領導,我想先聽聽你們的打算或想法。”

“我們想把試驗過程直接移植到車間生產線的‘酰化’崗位,從而實現對現有生產工藝的技術改造。”

“想法不錯,但我想知道直接移植到生產線,成功的把握有多大?”儘管老薛對二車間的工藝技術也就一知半解,但裝腔作勢的話還是要說的,否則怎麼體現出他是全廠技術主管部門的領導呢?

一旁的老吳信心十足地說:“我對試驗總結報告中的試驗過程進行過仔細研究,我認為將試驗過程直接移植到生產線是可行的,而且一定能成功!”

真正給老吳信心的,並不是他仔細研究了方翰民的試驗總結報告,而是因為他知道試驗本來就跟正規生產沒有什麼區彆,加上他前幾天通過接觸對方翰民鑽研製藥工藝的了解。

得到如此肯定的回答,薛科長自然很滿意,“既然如此,你們在哪些方麵需要技術科的幫助?比如,由我們出麵向廠裡提交二車間的工藝技術改進報告,請求廠裡在財力物力方麵給予二車間支持。”

“謝謝薛科長替我們想的這麼周到!如果將試驗過程直接移植到生產線的‘酰化’崗位,基本不用廠裡為二車間再投入資金,最多更換幾個閥門或少量管道,這些備品備件在二車間倉庫裡都有現貨。”

老楊和老吳向技術科彙報試驗情況和下一步的計劃,其目的僅僅是為了走一遍工作程序,並不是想從技術科得到什麼幫助,畢竟這是二車間一個崗位的技術改造,不向全廠的技術主管部門通報一聲,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。

老薛打算馬上把這件事向廠領導彙報,老楊告訴他,一個崗位的技術改造,沒有必要驚動廠領導,即使需要彙報,最好等到二車間“酰化”崗位的工藝改造完成以後也不遲......

回到二車間辦公室,老楊詢問下一步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,老吳不假思索地說:“交給方翰民,就像你上次讓他主持試驗一樣,這次讓他全權負責‘酰化’崗位的工藝改造。”

老吳對方翰民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,這有完全出乎老楊的預料,“上次隻是做試驗,這次是大規模工藝改造,無論工作量還是涉及的各種關係,以及人員物資的管理,兩者都有本職區彆,把這麼重要的任務全權交給方翰民,你覺得可行嗎?”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