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沒走出辦公室,見老趙一路小跑來找他,“秀才,你去車間看看吧。”
“我這不是正要去車間嘛,空氣中酸味這麼大,怎麼回事兒?”方翰民急切地問。
“不知道,你去看看吧。”
方翰民大步急行,當他來到車間時,發現“酰化”崗位第四、第七和第十號設備,正往外冒著熱氣,當然,設備跟前的氣味更大,嗆得人不住的咳嗽。
“這不是設備泄露嗎?馬上停止加熱,趕快采取降溫措施!”
方翰民真是無語,當初為了節省時間,兩位車間領導非要省略設備打壓試漏程序,雖然他也勉強同意了,但那是生產上的大忌,幸好泄露的是醋酸蒸汽,隻是酸味嗆人,要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質,這責任誰來負?
另外,班長老趙和當班操作工都有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,看見設備泄露,第一時間不是采取措施,而是跑來找方翰民,這些人的職業素養實在堪憂!
過了一會兒,車間主任老楊和技術員老吳也走了過來,看著設備上還在冒出的煙霧,不知他們是真的不懂,還是明知故問,“怎麼回事兒?出什麼事了?”
有位職工回了一句,“設備泄漏了。”
“這麼大的氣味,還不趕緊處理!”
方翰民懶洋洋地說:“正在處理,剛才漏的比這厲害多了。”
老楊跟車間技術員老吳麵麵相覷,正式投產前,就是老吳建議省略設備打壓試漏環節,老楊為了儘快複產,也同意那麼做,結果出現這種情況。
“怎麼能發生泄漏呢?查一查這幾台設備是哪個小組施工的?”老吳的目的是想找出責任人。
其實,任何施工過程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保險,畢竟那麼多接口,成百上千個螺絲,誰敢保證萬無一失啊!哪個螺絲鬆緊程度不一致,哪個墊片安放的不端正,都有可能發生泄漏,何況這些施工人員又不是專業的設備安裝工,這正是投產前需要對設備進行打壓試漏的主要原因,但車間領導決定省略這道工序,現在出了問題,老吳急忙尋找施工責任人,這不明顯是推卸責任嘛。
方翰民本想重提設備打壓試漏的事,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,因為他不想讓車間領導難堪,但他想給老吳出一個小小的難題,“吳工,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這些設備的施工責任人。”
“哦,那你說說,這些設備是誰施工的?”
“第四和第七號設備,是第三小組施工的,第十號設備,是第五小組施工的。你要怎麼處理他們呢?”
第五小組還好辦,老吳知道第三小組就是老徐師傅那個組,很明顯,他們為了趕工期,負責施工的兩套設備都發生了泄漏,但第三小組有賴青元那個刺頭,老吳馬上感到棘手了,“這個......”他轉身看著車間主任老楊。
像賴青元那樣的無賴,彆說老吳躲著他走,即使車間主任也不願意招惹他,車間技術員征求老楊的意見,老楊向方翰民了解情況,“翰民,泄漏造成的損失大不大?”
“要說損失嘛,還真沒有多少,因為發現的比較早,處理及時,也沒造成多大危害。”
老楊想了想,“既然沒造成多大損失,那就不處罰施工責任人了,不就是有幾處泄漏點嘛,讓第三和第五小組返工,把泄漏的地方處理好就行了。”
方翰民預料就是這個結果,因為這次事故確實沒有造成多少損失,但第三小組這種工作態度理應受到處罰,隻不過兩位車間領導忌憚賴青元這個無賴,才讓他們逃過一劫。
本來應該由班長把車間領導的指示傳達下去,但老趙更不願意跟賴青元打交道,“小方,返工的事,你去跟老徐他們說一聲。”
“趙師傅,我把工作已經交給你了,這裡現在不歸我管,我去傳達車間領導的指示,你覺得合適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