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總對化驗員的解釋將信將疑,他在化驗室轉了兩圈,突然問道:“你們有化驗剩餘的廢水樣品嗎?”
“每批樣品化驗完就處理掉了,如果你需要,我們現在可以去取樣。”幾位化驗員對全廠的總工程師自然很尊重。
“取樣和化驗操作,大概需要多長時間?”
“連取樣帶化驗,四十分鐘左右。”
“好,你們取個處理後的廢水樣品化驗一下,讓我看看。”
老夏跟助手在化驗室等待,十幾分鐘後,一名化驗員提著樣品回來了,見老夏急於知道結果,她馬上開始化驗,經過一番操作,過了二十幾分鐘,化驗員把一張報告單遞給老夏,“夏總,這是剛才取樣的化驗結果,你看看吧。”
接過化驗報告單,老夏反複查看上麵的幾個數據,從這次樣品的化驗結果看,廢水中各項指標確實符合排放標準。
老夏把報告單還給化驗員,“試驗開始以來的所有化驗結果,你們這裡都有存底嗎?把它給我看看。”
麵對夏總,化驗員不敢有絲毫的怠慢,“有有有,每次化驗結果都有存底,都在這裡呢。”說著,化驗員把夾在一起的一疊報告單遞給老夏。
從頭到尾看了一遍,通過對比,老夏發現每張報告單上的數據隻是小數點後有細微的差彆,說明結果相當穩定。
走到試驗台跟前,老夏拿起剛才的取樣瓶,對其中的廢水樣品看了又看,還湊到瓶口聞了聞,也許沒有嗅到什麼難聞的氣味,他甚至對著瓶口做了兩個深呼吸。
“夏總,你是在檢查廢水樣品的氣味嗎?”助手走了過來。
“你來聞聞有沒有氣味。”老夏把瓶子遞給助手。
接過樣品瓶,助手小心翼翼地對著瓶口聞了一下,沒發現令人不適的怪味,又深吸了兩下,把瓶子放在實驗台上,“沒聞到什麼氣味。”
老夏點點頭,“是啊,我也沒發現有什麼氣味,結合這些化驗結果,說明水蒸氣蒸餾處理鐵粉還原廢水是有效的,不過,這隻是第一步,雖然脫除了廢水中的有機物,消除了難聞的氣味,但廢水的顏色還沒處理掉,仍然不能直接排放。”
在回總工辦的路上,助手忍不住問了一個問題,“夏總,咱們還有必要在實驗室做小試驗嗎?”
“計劃都提了,儀器設備和試劑原料也買了,實驗室的小試驗必須做,隻不過咱們要抓緊時間工作,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拖拉了。”
其實,這些都是借口,老夏繼續堅持在實驗室做小試驗的原因,主要是為了挽回自己的麵子,因為當時他信不過方翰民,才提出在實驗室用小試驗驗證的想法,現在方翰民率先在車間的工業設備上取得了成功,哪怕走過程做樣子,老夏也得把程序走完。
堂堂紅星製藥廠總工程師,被一個年輕的臨時工打臉,老夏的臉麵確實不好看。儘管知道方翰民的水蒸氣蒸餾試驗已經取得成功,一把手袁廠長也沒跟老夏談及這件事,畢竟方翰民的試驗也才隻做了第一步,廢水的顏色還沒去掉,仍然不能直接排放。
老袁認為,等方翰民走通了廢水處理的全部流程,把廢水的顏色去掉,處理後的廢水可以直接排放的時候,再跟老夏通報也不遲。......
車間主任老楊第一時間知道水蒸氣蒸餾試驗取得了成功,但他負責的沉降池修建工程還沒完工,“這不是拖了方翰民的後腿嗎?”老楊為此心急如焚。
這天上午,方翰民抽時間到沉降池修建工地查看工程進展,老楊見到他,感到很抱歉,“沉降池還需要三五天才能投入使用,耽誤你的試驗了!”
“主任,你這速度已經夠快,土建工程急不得,少了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行,彆說三五天,就算再等十天八天也無所謂。”
方翰民說這話,完全是為了給老楊寬心,一方麵他知道土建工程確實費時間,即使老楊對這件事已經做到了儘心竭力,但十多天時間要想修建三個數千立方的沉降池,也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。另外,從“酰化”崗位的工藝改進試驗開始,車間主任老楊就給予方翰民很多理解和幫助,現在情況有點反轉,他又怎麼能不理解老楊呢?
方翰民非常清楚,廢水處理工藝能否成功的關鍵,在於水蒸氣蒸餾能否取得成功,至於後麵的分級沉降,隻要時間足夠,那是不存在問題的。
現在,水蒸氣蒸餾已經取得成功,說明這套廢水處理方案完全可行,方翰民認為,後麵的分級沉降早幾天晚幾天交工,根本不必放在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