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孫一臉茫然,“這些事情跟我們有關嗎?我為啥要知道?”
“你要這樣說的話,那我就不回答你的任何問題了,方翰民升任技術科副科長的事,也跟你們沒有關係!”說完,薛科長不再搭理對方。
“你彆這樣啊!我到這裡向你討個說法,你總得把廠裡破格提拔方翰民的原因告訴我吧?”
“如果你想知道原因,那就聽我把話說完。”
薛科長向老孫講了方翰民對二車間和廢水處理項目的貢獻,“實際上,對二車間的工藝改造,儘管意義重大,但方翰民並沒有引起廠領導的注意,袁廠長是通過廢水處理項目才知道有他這麼個人,真正了解方翰民,還是通過在他調入技術科以後做的第一件事,也就是對全廠工藝技術調查摸底,他給袁廠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所以,袁廠長要破格提拔方翰民。”
“什麼貢獻呀!我看老袁也是憑關係,誰跟他關係好,他就提拔誰,即使不符合條件,他還可以破格提拔。”
“在我跟前發牢騷,說說這話還可以,但你千萬不要在外麵亂說,如果傳到廠長那裡,對誰都沒有好處。”
“怎麼,他可以那麼做,我說說還不行?”
“當然不行,因為你這些話完全是罔顧事實的胡說八道!”
“聽你這話,你也讚成提拔方翰民咯?你說我胡說八道,我罔顧什麼事實了?他那些貢獻哪一項鑒定過?我們技術科的人怎麼不知道?”
老孫的一連串問題,讓薛科長非常反感,“你們整天在辦公室養尊處優,外麵的事啥也不知道,告訴你吧,按照衡量標準,方翰民的每一項貢獻,都夠破格提拔的條件!他的貢獻有沒有鑒定,那是廠裡的事,跟你們沒有關係,隻要廠裡認可就好,因為人家對廠裡的貢獻有目共睹!”
“薛科長,我算是看出來了,你們這些領導,都喜歡聽話的,這個方翰民不就是因為聽你們的話,才得到領導賞識的嗎?”
薛科長搖頭苦笑了一下,“你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怎麼跟大街上的潑婦一樣胡攪蠻纏呢?通過我跟方翰民的接觸,我認為他那種積極服從分配的工作態度不叫聽話,而是一種難得的職業素養,那是一種美德。就說他到技術科做的第一件事,計劃報上去,兩三年過去了,你們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任務,人家方翰民二話不說,不僅隻用了兩個月就完成了任務,而且寫出了高質量的調查報告,這能用單純的聽話二字解釋嗎?”
見老孫一臉不服氣的樣子,老薛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你彆瞧不起人,我看了看,放眼整個技術科,就方翰民那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,還有他撰寫的調查報告,沒有人比得上他!”......
正如方翰民預料的那樣,過了大約一個星期,那些議論就煙消雲散了,但有人還在等著看笑話,他們認為方翰民有貢獻,沒資曆,即使當上技術科副科長,因為沒人服他,將來一定沒法開展工作,到時候一定很尷尬。
正式任命方翰民為技術科副科長以後,袁廠長把總工程師老夏、技術科長老薛和方翰民再次召集到自己辦公室,一是明確技術科的正副科長分工,二是給方翰民交代任務。
老袁明確表示,技術科長老薛的權力和管轄範圍沒有絲毫改變,副科長方翰民主抓二車間的深度技改項目,正副科長之間沒有從屬關係,不得交叉管轄。
說白了,就是老薛還管以前那一攤子,方翰民的工作僅限於二車間的深度技改項目,不跟技術科的日常工作慘合,但袁廠長特彆強調正副科長沒有從屬關係,管轄範圍不許交叉,其目的主要是禁止薛科長乾涉方翰民的工作,讓方翰民專心致誌,獨立主持二車間的深度技術改造。
這些內容都要形成文字,白紙黑字將成為技術科的工作守則,使正副科長的管轄範圍有章可循。
在向方翰民交代任務的時候,老袁明確指出,方翰民今後直接向總工程師老夏和廠長彙報工作,需要技術科配合時,隻要向科長提出來,其他工作人員不得拒絕,需要技術科以外的機構配合工作,可向總工程師老夏或袁廠長提出申請,由他們出麵協調。
接受任務後,方翰民承諾儘快製定出工作計劃。袁廠長知道,以方翰民一貫的高效率,不用給他製定時間表,方翰民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拿出結果。
聽到這裡,技術科長老薛才回過神來,提拔方翰民為副科長,對他不構成任何威脅,既然方翰民不動他的奶酪,老薛的心也就放寬了。雖然老袁強調他跟方翰民之間沒有從屬關係,方翰民直接向夏總和廠長彙報工作,意味著他不能乾涉方翰民的事務,但說實話,他對方翰民負責的深度技改,根本沒有什麼興趣,廠領導不讓他沾邊,老薛覺得自己正好樂得個清閒。
與其說方翰民被提拔為技術科副科長,不如說廠裡在技術科設了個深度技改辦公室,而方翰民就是辦公室主任,或者叫項目負責人,那些對提拔方翰民一事耿耿於懷的人,老薛覺得他們自不量力,既可笑又可憐,人家方翰民的能力得到廠領導的高度認可,他有這樣的本事,你們嫉妒他,就算把你們提拔到這個崗位,你們行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