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現場會(2)(1 / 2)

出席現場會的代表,都是各企業的廠長經理,他們知道,像紅星製藥廠這樣的大企業,一定有專門的領導和機構負責企業的技術統籌,但技術進步活動的發起者始終來自於基層,代表們對此很不理解。

這顯然是針對總工程師老夏或生產副廠長老王的問題,他們就是紅星製藥廠的技術部門主管,但他倆相互看了看,誰也不想說話。眼看就要冷場,會議主持人老範坐不住了,“袁廠長,請問你們誰來回答這個問題?”

因為老夏和老王自始至終跟紅星製藥廠的技術進步活動無關,尤其是老王,他一度是這項活動的反對者,當著一把手的麵,他們又不敢撒謊,所以,兩人確實沒法張嘴。

見兩位副手回避問題,袁廠長不能讓現場出現尷尬,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“好吧,這個問題我來回答。”

老袁認為,紅星製藥廠的技術進步活動始終立足於生產崗位的實際需要,基層職工對生產崗位存在的技術問題最清楚,所以,問題均由他們提出,並最終由他們解決。當然,在解決技術問題過程中,廠裡的技術主管部門和有關領導,也為基層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幫助。

老袁話音剛落,台下一名代表舉手提問:“袁廠長,我注意到一件事,雖然紅星製藥廠的技術進步活動由基層發起,但並沒有看到基層技術人員的身影,據說這項活動的發起者,也就是現在台上的技術科方科長,最初隻是個臨時工。作為廠領導,你們對基層職工的技術革新熱情持何種態度?”

袁廠長首先用“支持、鼓勵、重視”作了概括,然後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做法。

對於基層職工提出的技術革新建議,無論在資金、設備和人員配備方麵,首先得到了基層領導的支持,一旦在廠裡備案,廠領導將會動用全廠資源,儘最大努力為技術進步創造最好的條件。

另外,廠裡製定了必要的獎勵措施,在技術進步的問題上,不分職稱職務,無論工人還是技術乾部,隻要提出建議,一旦實施並取得成效,廠裡都要給予獎勵。

再就是重視人才。老袁以方翰民為例,向現場代表介紹方翰民從臨時工到現在的領導崗位,廠裡對他進行了兩次破格提拔,儘管他不符合提拔條件,但廠裡根據他在技術進步中做出的貢獻,不僅為他改變了臨時工身份,還把他提拔到職能部門的領導崗位。

通過介紹方翰民的情況,不僅強調了方翰民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,還自然而然地突出了袁廠長重視人才的理念。

又有一位代表舉手提問,“從紅星製藥廠提供的會務資料上看到,你們製定了技術進步的近中遠期規劃,說明貴廠對技術進步確實有長遠打算。我想知道的是,你們製定這項規劃的依據是什麼?另外,規劃中的很多內容聞所未聞,你們將如何保證規劃變成現實?”

袁廠長暗自吃驚於方翰民的預見性,當初在準備會務資料時,就是方翰民建議補充這方麵內容,沒想到真有代表關心這種事,他看了一眼坐在最邊上的方翰民,“請方科長向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吧。”

方翰民也有所準備,他認為既然現場會的主題是關於技術進步對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,就必然有人關注會議東道主在未來有什麼打算。

方翰民分彆結合醫藥產品發展方向,製藥科技發展趨勢,以及科技進步對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的作用等方麵,詳細闡述了紅星製藥廠的未來規劃,實際上是他自己的設想。

方翰民的發言條理清晰,言之有物,即使很多名詞術語第一次聽到,包括哪些跟製藥行業毫無關係的代表在內,與會者聽的非常認真。一方麵,他們對這位年輕人抱有極大的好奇,另外,聽著這位年輕人的侃侃而談,代表們對他淵博的知識深感欽佩。

聽著方翰民的發言,坐在台上的兩位紅星製藥廠技術部門主管領導----生產副廠長老王和總工程師老夏,心裡不住地嘀咕:這家夥從哪兒搗鼓來這麼多新玩意?

老夏和老王的座位正好挨著,實在覺得難以理解的時候,老王忍不住跟老夏交頭接耳,“夏總,會務資料涉及的內容,經廠領導班子討論過嗎?”

老夏並未正麵回答,“你是班子裡麵的二號人物,隻要你不出差,領導班子哪次開會少得了你?會務資料涉及的內容討沒討論過,你應該比我更清楚吧。”

“我的意思,方翰民在會務資料中寫的這些東西,是否經過你和老袁的同意?”

老夏實事求是地說:“我不知道。不過,是否經過老袁同意,估計在準備會務資料期間,他應該跟老袁溝通過,否則,不會隨便把這些東西寫進會務資料裡。另外,未經老袁允許,他也不敢在這裡隨便說話。”

老王顯得很不滿意,“這是紅星製藥廠的規劃,事關紅星製藥廠的未來,而不是某個人的規劃,這麼重大的事項,應該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,而不能由哪個人說了算!”

老夏似乎不太計較這件事,他拍了拍老王的胳膊,“王廠長,這不就是個紙上談兵的規劃嘛,何必太較真?”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