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下有代表直接向方翰民提問:“方科長,看了會務資料,特彆是聽了你的講解,我覺得貴廠的規劃既有現實意義,又有超前性。我想知道的是,這麼完美的規劃,在未來執行過程中,怎麼保證不走樣?”
“這個.....,”方翰民覺得自己隻是個技術科副科長,沒法回答這樣的問題,他側身看向坐在中間位置的袁廠長。
老袁爽朗地說:“翰民,這是代表直接對你的提問,隻能由你回答。”
“可是......,”方翰民顯得很為難的樣子。
老袁理解方翰民此時此刻的心境,其實,他也想看看方翰民對棘手問題的處理辦法,老袁鼓勵道:“你怎麼想的,就跟代表怎麼交流,不要有什麼顧慮。”
既然推不掉,方翰民隻好硬著頭皮,準備回答代表的問題,但他非常清楚,台上坐著紅星製藥廠的一二把手,還有總工程師老夏,如果他真把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說出來,袁廠長也許不會多想,老王跟老夏就不好說了,特彆是老王,這人一向看不慣方翰民的言行,要是知道方翰民都製定出規劃的實施方案了,一定會認為方翰民存有野心,今後將會給他的工作帶來更大的阻力。
想到這裡,方翰民朝台下代表笑了笑,“其實,如何保證規劃在實施過程中不走樣,應該由廠領導來回答,因為這畢竟關係到全廠的未來。但是,廠領導也許覺得規劃是我做的,非要讓我回答這個問題,我隻能勉為其難了,如果大家對我的回答不滿意,也敬請諒解。”
方翰民從三方麵對問題進行了回答,首先,他認為規劃執行是否走樣,應該以相對的觀點看待這個問題,因為規劃畢竟隻是對未來工作的一種計劃,隨著時代變遷和科技的發展,難免出現此一時彼一時的情況,所以,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劃。
第二方麵,即使規劃設想的再完美,具體實施過程中,也要跟當時的外部情況相吻合,如果偏差太大,就要與時俱進地修改規劃。
最後,方翰民相信,在紅星製藥廠領導班子強有力的領導下,隻要規劃跟企業的發展趨勢一致,就能得到很好地執行。
這樣的回答當然不能令提問代表滿意,但方翰民有言在先,滿不滿意都隻能這樣了,他的首要目的是要讓在座的紅星製藥廠三位主要領導滿意,至少不能讓他們多想。
袁廠長認為方翰民的回答避重就輕,頗有外交辭令的意味,但他卻對這樣的回答十分滿意!
因為這樣的問題原本就不是方翰民這種中層乾部能回答的,但提問代表點名要他回答,無異於趕鴨子上架。袁廠長對方翰民的應變能力很吃驚,在這樣的場合,彆說一個缺乏社會閱曆的年輕人,就算很多官場老手,也會把自己弄得很尷尬,方翰民的回答卻讓各方都說不出什麼,這正是袁廠長希望看到的結果。
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,實際上暗藏玄機,如果方翰民實話實說,提問代表當然滿意了,但他馬上就會惹怒主席台上的王副廠長和夏總,好在袁廠長擔心的事情並沒發生。
站在方翰民的角度,他從三方麵對這個問題作了很好的回答,他認為任何規劃的執行,都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具體方案,而且規劃也要與時代和環境的發展相適應,雖然這話有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嫌疑,但卻沒有任何毛病。最後一條,他相信隻要跟紅星製藥廠的發展趨勢一致,規劃就能得到很好執行,這與前麵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王副廠長跟夏總神色平靜地相互看了看,從他們的麵部表情可以看出,對於方翰民的發言,他們似乎也說不出什麼。
主持人範局長抬腕看了看表,“時間不早了,大家可以問最後一個問題。”
“請方科長展望一下,如果規劃得到全麵落實,你預計紅星製藥廠將會發展到一個什麼狀況?”一位年輕代表的問題顯得很隨意。
方翰民也不推辭,他笑了笑說:“我想,應該發展到一個相當不錯的階段。”
......
會議最後一道程序是現場參觀,袁廠長在前麵帶路,老王和老夏陪著數十名會議代表跟在後麵,因為有平麵媒體和電視台記者在前麵拍照和錄像,方翰民故意走在最後,他想儘可能避免拋頭露麵。
見方翰民落在後麵,幾名年輕代表湊了過來,“方科長,我們要去參觀你的傑作,你不能掉隊呀!”
“前麵有領導陪著你們,我就不跟著湊熱鬨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