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文署名這件事,再次體現出袁廠長高風亮節的長者風範,方翰民更加欽佩他的品格。
為了把技術進步的近中遠期規劃一步步付諸實施,袁廠長需要馬上指定專門機構,具體負責規劃的落實。現場會結束後,老袁就一直在考慮機構調整問題,並物色合適的機構負責人。
無論近中期,還是中遠期規劃,都是紅星製藥廠的技術開發和工藝創新,為了實施技術進步的近中遠期規劃,袁廠長一度想為此設置專門機構,但是,廠裡現成的機構中,就有總工辦和技術科,都是全廠的技術管理部門。
考慮到現在的技術科和總工辦養了一幫閒人,兩個機構都嚴重的人浮於事,如果再設新機構,那就是機構重疊,跟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精簡機構的政策相違背,也會給廠裡造成更大的浪費。
老袁打消了設置新機構的想法,他想通過調整合並的辦法解決問題。一番深思熟慮後,袁廠長決定將技術科現在的部分職能劃歸總工辦,把近中遠期規劃的管理和實施機構放在技術科。
業務範圍確定後,機構負責人也要隨之調整,袁廠長擬提請廠領導班子任命方翰民為技術科科長,原來的科長老薛則調任總工辦當主任。
事不宜遲,袁廠長當天下午召集廠領導班子開會,他向班子成員通報了自己的想法,“為了紅星製藥廠的長遠發展,咱們必須重視科技進步的作用,這是我為下一步工作做的一些打算,提請大家討論通過。”
作為技術主管部門的領導,王副廠長和老夏對袁廠長的建議似乎興趣不大,他們用沉默的方式作為回應。
倒是主管財務的副廠長若無其事地說,“袁廠長,你覺得這麼安排有利於全廠未來的發展,就按你的設想做決定就行了。”
主管基建後勤的周副廠長雖然不懂技術,但他早就見識了方翰民的工作能力,儘管他認為方翰民原則性太強,不好說話,不過他覺得這種有真才實學的人,應該得到重用,加上事不關己,老周當然願意跟一把手保持一致,“是啊,隻要對紅星製藥廠的發展有好處,該怎麼辦就怎麼辦。”
如果老王和老夏再不表態,按照簡單多數的決策原則,袁廠長馬上就可以宣布決議通過了,而老王和老夏的沉默,可以被視作棄權,這一點,他倆是清楚的。
沒等老袁催問,老王清了清嗓子,“我說幾句吧。請問袁廠長,方翰民在現場會的會議資料中搞的什麼近中遠期規劃,提請班子成員討論過嗎?”
“沒有。”老袁十分明確地說,“不過,有什麼問題嗎?”
“先彆說有沒有問題,這麼重大的事項,事關紅星製藥廠未來若乾年的發展大計,不經過班子成員集體討論,顯然是不合適的!國家的五年計劃,還要經過全國人大代表的審議通過呢,何況我們這些人都是紅星製藥廠的領導班子成員。”老王又搬出他那天在現場會主席台上跟老夏嘀咕的那一套。
聽了這話,袁廠長才知道班子成員裡還有對規劃不滿意的人,但他並未十分在意,“我想說明一下,方翰民在起草規劃過程中,曾征求過我的意見,規劃起草完畢後,我也曾過目審閱,從程序上講,雖然必要的步驟都走了,但確實未經班子成員集體討論通過,這個責任在我這裡,因為當時我也比較忙,沒有時間召集大家開會。”老袁主動把責任攬過來。
“既然你曾過目審閱,規劃中搞的那些子虛烏有的東西,你認為合適嗎?我看他就是為了嘩眾取寵!”
老王向來以紅星製藥廠二把手自居,在袁廠長麵前說話也不知收斂,因為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,平時,老袁不跟他計較,但他一再不知好歹,他也許忘了,老袁才是一把手!
剛才這幾句話,讓袁廠長聽著很彆扭,他反唇相譏,“嗬,子虛烏有和嘩眾取寵都出來了,但不知規劃中的哪些事項屬於子虛烏有?哪裡又在嘩眾取寵?我孤陋寡聞,願聽王廠長高見,正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,向王廠長討教一二。”
對於其他任何人,老袁都不會說出這麼打臉的話,但老王實在讓他忍無可忍,如果繼續任其信口雌黃,接下來還不知道會說出多麼難聽的話!
在座的班子成員一聽這話,都意識到老袁生氣了,老王也不傻,他急忙為自己辯解:“袁廠長,你彆想多了,我的意思,規劃中提出的那些前所未聞的說法和故弄玄虛的名詞術語,依據是什麼?出自哪些權威部門?”
老袁輕蔑地看了對方一眼,“我根本就沒多想!鈀碳催化劑和加氫還原工藝,你以前聽說過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