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全國製藥行業的九位專家和紅星製藥廠有關人員,齊聚溫泉度假村,方翰民的“加氫還原新工藝”,將在這裡接受幾位國內頂級專家的評審。
鑒定會由人事科長老侯主持,按照議程,首先由方翰民介紹這項技術的背景和構想,以及工藝過程解決了什麼問題,取得了哪些成果。
其實,這些內容在鑒定材料中都有詳細闡述,但鑒定會有這一項程序,方翰民隻得按照要求複述一遍。
鑒定會第二項程序是專家提問,主持人在介紹各位評審委員時,特彆介紹了評審組長費教授,他是全國著名的新光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,國內現代醫藥研究的奠基人,製藥行業著名專家,教授級高級工程師,碩博導師。
在提問之前,費教授講了一段開場白:“受邀參加紅星製藥廠‘加氫還原新工藝’的技術鑒定會,深感榮幸!收到紅星製藥廠寄來的鑒定材料,我用幾天時間詳細研讀了其中的內容,說實話,該項目的內容讓我非常震撼,我沒想到這麼前沿的工藝技術,能在一個地方國營製藥廠率先獲得突破,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。”
費教授停了停,繼續說道:“據我所知,加氫還原技術,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,也才剛在石油化工領域得到初步應用,在製藥工程中,這項技術還處於探索實驗階段,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。方科長,我想知道的是,在開發催化加氫工藝之前,你有沒有一個技術參照?”
雖然評審小組的專家們還不知道方翰民的學曆背景和技術職稱,他們的問題完全是圍繞技術鑒定的內容展開的,但方翰民的回答卻要慎之又慎,否則自己的身份容易露出破綻。
所謂技術參照,就是參考現成的技術資料,方翰民是二十一世紀穿越回來的牛津大學製藥科學博士,這項技術基本就是他從二十一世紀的成熟工藝照搬過來的,但這是他的秘密,永遠不能讓外人知曉。
略加思索後,方翰民十分鎮定地說:“正如費教授所言,加氫還原這項技術,在發達國家已經用於石油化工領域,在製藥行業的諸多大型藥企,如強生、杜邦、拜耳、阿莫科、阿斯利--吉利康、RGP和武田藥品等,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實驗,並取得了一些成果,我們的技術參照,就是這些大公司公開發表在各種期刊雜誌上的研究論文。”
費教授點了點頭,“應該說,你們捕捉或跟蹤國外前沿技術的嗅覺是足夠靈敏的,這一點讓我這個搞醫藥研究的專業人士都自愧不如,因為我們也從國外資料上見到過這方麵報到,但我們在實驗室的探索還沒開始行動,你們都實現工業化了!方科長,我相信你也知道加氫工藝無論對設備和操作人員的要求都很高,考慮到這一點,很多人寧願繞道走,也不願意跟加氫工藝打交道,請問當初你們開發這項技術,就沒有顧慮嗎?”
在方翰民經曆的二十一世紀,環保的理念已經在人們心目中紮根,博士畢業後,他在歐洲RGP公司新藥創製中心做項目主管,在那裡,無論工作環境還是人們的思想理念,早已把綠色發展放在首位。
大名鼎鼎的費教授,提了一個普通人關心的問題,因為這是技術成果鑒定會,評審專家無論問什麼,方翰民都有回答的義務。
略加思考後,方翰民說道:“一般人不願跟加氫工藝打交道,主要是害怕氫氣的危險性,沒錯,如果不把氫氣的性質搞清楚,並製定出嚴格的使用和防護規則,這種氣體確實很危險,根據前人的經驗和氫氣的性質製定使用和防護守則,是一件很麻煩的事。但是,跟加氫工藝要解決的問題相比,這就不算什麼了!”
“在紅星製藥廠二車間,原來的舊工藝存在汙染嚴重、廢品率高、產品質量不穩定等重大技術問題,我們就是要用加氫還原新工藝,從根本上解決舊工藝存在的問題。事實證明,新工藝不僅徹底消除了環境汙染,而且產品質量和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,這樣的結果,正是企業想要的!”
“我再提個問題,也是我的最後一個問題,然後把提問機會留給其他評審專家。方科長,大家都知道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,你們是如何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的?實際生產過程中,如何避免出現安全事故?”
“自從決定采用加氫還原技術替代原來的舊工藝,我們就對職工強化進一步的安全教育,所有跟生產一線有關的人員,上崗前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考核,合格後才能上崗。強化安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,加氫還原新工藝投產以來,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。”
另一位評審專家也許有點等不及了,方翰民話音剛落,他舉手提問:“方科長,我仔細閱讀了你們的鑒定材料,跟原來的老工藝相比,新工藝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堪稱完美,該項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我想問的是,投產半年多來,在實際生產中,鈀碳催化劑的使用壽命跟實驗階段有沒有區彆?有多大區彆?因為鈀是貴重金屬,不可忽視催化劑受命對產品成本的影響。”
“謝謝王教授的問題!”客套之後,方翰民說道:“王教授很注重工藝技術的經濟性,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,因為搞產品做企業,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,目的就是為了創造經濟效益。但是,新工藝投產八個多月以來,裝入設備的第一批鈀碳催化劑還未出現活性降低的跡象,目前還處於正常使用狀態。而試驗階段的催化劑壽命隻有七個多月。”
王教授頗感吃驚,“哦,你能解釋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