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位助手的格局還是太小,他們既沒有領會方翰民的意思,也沒有方翰民這樣的氣魄,隻是覺得一車間的磺胺類藥物生產線雖然存在不少問題,但一直在生產,搞些小修小補的技術革新,也許就把問題解決了。
方翰民讓徐輝和蔣國新回憶一下二車間的工藝改造過程,所謂工藝改造,就是用全新的工藝,替代原來的老工藝,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似的小修小補。
兩位助手終於明白了方翰民的意圖,但還是有些教條,“科長,二車間用全新的工藝技術取代原來的老工藝,采用的新工藝是技術科在實驗室開發出來的,磺胺類藥物的新工藝,是不是也應該在實驗室進行驗證呢?”
這樣的建議,跟夏總當初的想法如出一轍,老夏當初也是要在實驗室驗證方翰民的技術,難道蔣國新和徐輝深受總工程師老夏的影響?當然,這隻是方翰民的猜測。
當初對老夏的所作所為,方翰民可以置之不理,願意驗證那是你的事,跟我沒關係。現在對兩位助手提出的建議,方翰民直接予以否決,“不用驗證,我提出的新工藝,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。”
徐輝跟蔣國新相互看了看,心裡的疑團越來越大,也沒看見方科長做試驗,他從哪裡搞來這些新技術?而且還如此自信!記得當時在開發二車間那套新工藝的時候,助手們都認為時間太倉促,試驗次數太少,方翰民同樣自信滿滿地堅持隻做三次試驗,結果卻非常成功!
方翰民的迷之自信,讓兩位助手覺得不可思議,但他是領導,而且他以前提出並親自實施的技術方案都成功了,徐輝和蔣國新也不好再說什麼,他們隻好按他的要求去做。
好在方翰民身體力行,仍然擔任一車間工藝改造的項目負責人,兩位助手隻是按部就班地負責具體實施,項目成敗全在方翰民的技術方案是否可行,跟他們基本沒有關係,否則,徐輝和蔣國新斷然不敢承擔這項任務。
其實,一車間的工藝改造實施過程,跟二車間當時的模式基本一樣,都是用新工藝替代以前的老工藝,隻不過二車間的產品比較暢銷,為了銷售不斷檔,兩條生產線的改造分兩步交替進行。一車間的情況有所不同,他們生產的磺胺藥物庫存充足,一旦準備就緒,所有生產線可以全部停產,同時進行技術改造。
徐輝和蔣國新也曾參與二車間的工藝改造,他們對過程模式並不陌生,又有方翰民掌舵,對他們來說,一車間的工藝改造並不存在什麼難度,但需要他們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較強的責任心。
根據方翰民的要求,兩位助手熟悉新老工藝後,接下來要聯係設計單位,協助設計部門進行工藝設計,除此之外,他們還要做很多準備工作。
徐輝和蔣國新領命而去,在啟動一車間的工藝改造之前,方翰民準備向廠裡打報告,請有關領導協調技術科和一車間的關係,因為技術科和車間在行政上是平級單位,即使對車間有利的工藝技術改造,也需要廠級領導出麵協調,車間才能配合工作。
把一車間的技改申請報告送到袁廠長麵前,老袁對方翰民的工作效率讚口不絕,“說乾就乾,咱們廠各部門負責人要是都像你這樣雷厲風行,紅星製藥廠的麵貌那得日新月異!”
“這不是按計劃行事嘛,出了正月,現在都陽曆三月份了,如果再不動手,今年的計劃就完不成了!”被老袁稱讚的事,方翰民覺得稀鬆平常。
“其實每個部門每年都有計劃,但全廠沒有哪個部門最終能完成計劃,這已經是建廠以來就有的老 毛病,很難醫治啊!”
“既然完不成計劃,每年都讓計劃落空,製定計劃豈不是多此一舉?”到機關工作三年多,剛成了技術科名副其實的一把手,方翰民對機關科室的潛規則一無所知。
終究是初生牛犢,袁廠長讚許地笑了笑,“計劃是給上級領導看的,為了應付領導,這個工作程序必須有!但領導看過之後,計劃究竟能不能完成,就沒人過問了。”
“再宏大的計劃或規劃,如果實施過程缺乏監督,最終不管結果,如此虎頭蛇尾,也不過是一紙空文!”方翰民感歎道。
“行啦,你回去吧,等我簽署申請報告後,我讓王廠長出麵協調,到時候他會召集你們技術科和一車間領導開會。”
......
三月上旬,又是桃花盛開的季節,沉浸於春天的氣息,呼吸著清新的空氣,午飯後,於冬梅獨自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上,本該心情舒暢,心曠神怡,但她卻顯得心事重重,無精打采。
從去年十二月中旬到現在,於冬梅跟方翰民已經快三個月沒有聯係了,春節前,她給方翰民打過兩次電話,但方翰民以工作繁忙為由,沒說幾句就掛斷了電話。
於冬梅知道,並不是方翰民翻臉無情,他們原本是非常般配的一對戀人,一切都源於她跟方翰民興趣愛好相差太遠。
於冬梅天生活潑外向,能歌善舞,又讀的是音樂專業,現在是雙菱三中的音樂教師,更加喜歡唱歌跳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