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 研討會(2)(2 / 2)

讓聽眾沒有想到的是,論文作者隻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!那些已經在《製藥科技》雜誌上讀到過這篇論文的參會者,以為該論文作者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學究,或者布滿滄桑的中年專家;首次知道這篇論文的參會人員,不敢相信該論文出自這個年輕人之手。

因為完全顛覆了一般人的印象,也許出於好奇,在方翰民宣讀論文過程中,除了擴音器中的聲音,台下一片安靜。

二十分鐘後,方翰民的論文宣讀完畢,他禮貌地對聽眾說了聲“謝謝!”

台下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,持續時間足有一分鐘。

在第二位出場人員宣讀論文的時候,許主編把方翰民叫到一邊,“方科長,我有個臨時請求,想麻煩你一下。”

“許主編不要客氣,請問你有什麼事?”

“我想請你在明天做一個有關‘製藥科技發展趨勢’的報告,有點唐突,事先沒來得及告訴你,實在不好意思,不知方科長能不能利用今天的時間,準備一下?”這是老許跟方翰民見麵後,突然冒出來的想法,他認為方翰民這麼年輕,說不定有一些奇思妙想,如果說出來,將會給本次研討會增添新的內容。

“這個......,”方翰民想了想,許主編跟自己一見如故,盛情款待,如果拒絕,有點說不過去,“好吧,我儘最大努力。”

“謝謝方科長!報告內容不用太長,十幾分鐘就可以了。”

其實,對於方翰民來說,老許出的題目沒有什麼新意,所謂“製藥科技發展趨勢”,跟紅星製藥廠的科技發展規劃幾乎一致,而紅星製藥廠的科技發展規劃,就是由方翰民親自製定的,隻不過紅星製藥廠的規劃非常具體,研討會的報告闡述一下大方向就可以了,泛泛而談,倒不是難事。

方翰民並未耽誤白天的論文發布會,雖然沒有隨身攜帶紅星製藥廠的科技發展規劃,憑借其記憶,晚飯後,他隻用了兩個多小時,在晚上十一點之前,就準備好了報告材料。

研討會第二天,許主編首先邀請醫藥行業有關領導作報告,主要涉及全國西藥行業的產供銷形勢,以及一些政策方麵的導向。隨後,業內專家又對各自領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進行了分析,輪到方翰民發言的時候,已經是下午三點左右。

看見方翰民再次走向發言席,聽見許主編對報告題目的介紹,參會人員大多感到很詫異,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,不僅宣讀了高水平論文,還要就製藥科技發展趨勢進行預測,行業內的頂級專家也不一定能做到這些,這也太不可思議了!他究竟有什麼背景?

就在人們驚愕不已的時候,方翰民已經坐在發言席侃侃而談,“首先聲明一下,這是許主編臨時交代的任務,沒有準備,隻能談一些淺見,不當之處,請專家們海涵。談到製藥科技發展趨勢,根據我的理解,這包含了兩方麵內容,一方麵是新醫藥產品的發展趨勢,另一方麵是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。”

短短幾句話,一下子就抓住了與會者的心,台下迅速安靜下來,包括與會的各位專家都想知道,這麼大的題目,方翰民從哪方麵說起。

“就醫藥新產品而言,我認為國內現有產品普遍比較老化,療效有限,毒副作用卻都比較大。舉個例子,現在臨床上大量使用的幾種消炎藥,在幾年之內應該被淘汰,取而代之的是療效更高,毒副作用更小的抗生素。即使有了抗生素,因為其分子結構和作用機理的不同,也要繼續改良,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。”

“至於抗病毒藥物,現在不僅品種少,而且療效差,很難滿足臨床需要。還有循環方麵的藥物,隨著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,心腦血管疾病將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,這方方麵的藥物少之又少,需要業界儘快重視起來。例子很多,因為時間有限,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。”

頓了頓,方翰民繼續說道:“至於製藥行業的工藝技術,總趨勢當然是朝著環保、高效、低耗、節能和綠色的方向發展,比如我們的催化加氫新工藝,不僅解決了老工藝的汙染問題,還使收率和產品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。當然,總的發展趨勢,是建立在新工藝新技術基礎之上的,在這方麵,生物工程技術值得重點關注。”......

因為開講後就有點任意發揮,演講的內容早已超出了擬定的大綱,原定二十分鐘的演講,持續了半小時,方翰民看了看表,意識到超時,他馬上刹住車,“不好意思,耽誤大家的時間了,囉囉嗦嗦這麼多,到此結束吧。謝謝大家!”

聽眾們沉浸在方翰民的演講中,當他起身離開發言席時,大家才送給他十分熱烈的掌聲......。

晚餐時,昨晚的幾位專家執意邀請方翰民跟他們一桌,許總編今晚要陪領導,他跟費教授和方翰民等人打過招呼就走了。

“老許不喝酒,他在不在無所謂,咱們自由發揮豈不更好!方科長,咱倆挨著。”李教授很隨性。

“對,為了方科長的精彩演講,李教授一定要跟方科長多喝兩杯!”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