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,我記得有些課文就是描寫大自然的,如遊記或說明文,其中涉及一些自然科學知識。”
“雖然我不可能跟那些方麵的專業人士相比,但基本知識還是必須了解的,比如,我還看過一篇分析銀杏樹經濟價值的文章。”
“你對這種事還有興趣呀?”
“不是有興趣,我又不研究林業經濟,僅僅是為了拓展自己的知識麵。說起來,以前好多城市管理部門都沒意識到,在城市道路兩邊栽種茶杯粗細的銀杏樹,十多年後,長到三四十公分胸徑,每棵樹的價值將會增加很多倍,在綠化美化城市環境的同時,還將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,這不是兩全其美嗎?”
“對呀,以前街道兩邊那些綠化樹,不是柳樹槐樹,就是榆樹或楊樹之類的本地樹種,根本成不了才,沒有一點實用價值,老了隻能砍下來當垃圾扔掉。”方翰民對此深有感觸。
“說到這裡,我還想起一篇文章中說過,銀杏樹抗蟲耐旱,一旦存活,就很少需要管理,沒有柳樹的柳絮和槐樹、楊樹及梧桐的花瓣對市容的汙染,是美化市容環境的理想樹種。”
“嗯,真沒看出來,你的知識麵這麼寬。”
“我也不是知識麵多寬,隻是書看多了,接觸的知識比較雜,什麼人文曆史、自然地理、植物花卉、餐飲美食、音樂舞蹈、迎送禮儀、經濟核算這些領域,多少都知道一點,但僅是皮毛而已,如果再往深究,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方翰民點點頭,“是啊,教書育人,要給學生半桶水,自己就得有一桶水,這是當年一位老師說過的話。”......
他們來到一處丘陵地帶,爬上一座小山包,站在涼亭舉目四望,宛若置身於綠的海洋。植物園麵積很大,要想橫穿過去,起碼還要兩三個小時。
不知不覺中,太陽已經偏西,因為宋玉萍下午要返回學校,他們隻能戀戀不舍地離開植物園,正好兩人都感到有點餓了,他們從植物園出來,往前走了一千多米,看見一家“玫瑰花園酒店”,便決定在這裡吃午飯。
因為時間比較緊張,午飯吃的相對簡單,方翰民過意不去,“給你送行,本來應該隆重點,兩菜一湯,有些寒酸啊!”
“難道你打算點五六個菜,再來一瓶白酒,慢條斯理地喝著,你還讓不讓我回去?”
“是啊,這次時間來不及了,隻能這麼將就一下,不過以後機會就多了,常來常往,有時間再好好招待你。”
“常來常往更應該隨便一些,不要把精力浪費在這種小事上。”方翰民本想獻殷勤,宋玉萍卻一點也不領情。
午飯吃得簡單,不到半小時就結束了,從飯店出來,他們打車回方翰民的單身宿舍,害怕時間來不及,兩人拿起宋玉萍買的衣服和書籍,急匆匆往車站趕去。
到了車站,方翰民直奔售票窗口,等他買上車票,兩人來到候車室,發現離下一班長途汽車的發車時間還有十幾分鐘,方翰民得意地說:“怎麼樣,我說保證不會耽誤你坐車吧?”
“那是因為時間抓得緊,要是慢騰騰的磨蹭,那就很難說了,為了保險,我覺得還是應該早點到車站。”
方翰民湊近宋玉萍耳邊,溫情地說:“來那麼早乾嘛?還不如咱倆在一起多待一會兒呢。”
宋玉萍白了他一眼,“嘁,就你主意正。好啦,車來了,我上車了。”
“有時間給我寫信,打電話。”
......
星期一上午,方翰民 主持召開技術科月度工作會議,聽取上個月各部門工作總結和回報,並布置當月任務。
徐輝和蔣國新彙報了一車間工藝改造進展,“安裝施工已經進入尾聲,最多再有十來天,將進行設備調試,參照二車間的經驗,生產一線操作工應該參與設備調試工作。”
方翰民點頭讚同,“根據以往經驗,一線職工必須參與設備調試,我想知道的是,職工們的理論培訓進行到什麼程度了?”
“培訓課程已經講完,就差考試了。”
“今明兩天抓緊時間安排考試,隻有考試獲得通過的職工,才能參與設備調試。”方翰民吩咐道。
車間主任蘇文權陰陽怪氣地說:“方科長的意思,那些沒有通過考試的職工,將來就不能上崗了。但你不要忘記,他們也是國營企業的正式職工,難道你要讓他們失業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