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為領導分憂(1 / 2)

在當時,所有國營企業職工端的都是鐵飯碗,如果讓他們失去崗位,無異於冒天下之大不韙,車間主任老蘇提出這個問題,雖然有點不懷好意,但也給方翰民提了個醒。

會議結束前,方翰民讓徐輝和蔣國新按計劃組織職工考試,會後,他要把這方麵情況儘快向袁廠長彙報。

方翰民來到廠長辦公室的時候,老袁也剛從會議室回來,他看著對方,“翰民,找我有事嗎?”

“袁廠長,有件事我急需向你彙報。”方翰民把一車間職工培訓的情況說了一遍,“因為部分崗位實現了自動控製,新工藝需要的人手本來就比以前少,通過考試的辦法,可以把富餘職工淘汰下來,但這些職工怎麼安排呢?”

方翰民提出的問題,讓老袁覺得很突然,“富餘職工,有多少人?對、對呀,怎麼安排他們......,還沒有考慮過呢。”

“但是,一車間重新投產在即,這個問題擺在麵前,我覺得應該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”

“可是,這個問題在以前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啊!”袁廠長感到有點措手不及。

“其實,二車間在采用新工藝之後,也出現了富餘人員,因為人數不多,他們在車間內部消化了,就沒有麻煩廠領導。一車間的情況比較嚴重,據初步估計,新工藝正式投產後,將出現幾十名富餘人員,靠一車間自身肯定消化不了,恐怕需要廠裡提供幫助。”

“是啊,采用新工藝,搞自動化操作,必然出現富餘人員。可是,廠裡能為他們提供什麼幫助呢?”袁廠長一時也沒有主意。

“新工藝和自動化是大勢所趨,凡是老產品舊工藝,隻要進行工藝改造,都有可能出現富餘人員,越是建廠時間長的企業,這個問題越嚴重。”

“可是眼下最棘手的問題,是如何給一車間的幾十名富餘人員找出路,彆看他們沒能通過培訓考試,這些人同樣是國營企業職工,不能讓他們下崗失業,否則,沒法向社會交代。”

“理論上講,隻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,包括企業富餘人員在內的任何困難,都可以得到解決。”

方翰民的這句話,讓袁廠長很感興趣,“發展的眼光,你能說的具體一些嗎?”

“其實就一句話,如果能夠保持企業繼續發展壯大,多少富餘人員都不是問題。”

細品之後,袁廠長覺得言之有理,“對,發展才是硬道理嘛!隻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,不僅可以解決富餘人員問題,恐怕還需要新員工的加入。紅星製藥廠已經多年沒有新產品問世了,在產品品種方麵,這些年可以說是原地踏步,一二車間的工藝改造,隻是解決了原來存在的問題,產品品種並沒有增加,你這個思路給我們提了個醒!”

“現在的形式就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如果不發展,紅星製藥廠將被其他企業甩在身後。”

“企業發展確實應該提上重要日程了,但是,發展新產品對於一車間這幾十名富餘人員來說,是遠水難解近渴,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安置他們?”

看見袁廠長十分為難的樣子,為了幫領導分憂,方翰民也在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,過了幾分鐘,他若有所思地說:“其實,這三四十名富餘人員的安置,也不是多麼難以解決的問題,但需要廠裡的支持和配合。”

“哦?說說你的想法,我們的支持是必然的,需要廠裡怎麼配合?”袁廠長馬上表現出濃厚的興致。

“八月底,最晚九月初,二車間的鈀碳催化劑就要達到使用壽命了,按照以前的計劃,必須對更換下來的廢催化劑進行金屬回收和無害化處理,將要建設一套專門的回收處理裝置,必然需要一些操作工,到時候這些富餘人員就能得到安置了。”

袁廠長點點頭,“這倒是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,但是,回收處理廢催化劑需要進行實驗,還有裝置建設也要一些時間,從現在到裝置正式運行,還不得一年左右?這段時間,那些富餘人員怎麼辦呢?”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