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範長期在政界任職,對選人用人深有體會,袁廠長例舉的事例,向他證明了方翰民在這方麵並不是一竅不通。
還有那次現場會的互動環節,不管麵對犀利提問,還是一般問題,方翰民都能應對自如,看不出絲毫的緊張慌亂,方翰民那天的表現給範局長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老袁還給範局長例舉了方翰民的組織管理能力,“紅星製藥廠第一第二車間的工藝改造,都是規模很大的工程,涉及的施工難度和組織複雜程度,甚至比當初新建那兩個車間都要大。”
“你是說兩個車間的工藝改造都是方翰民負責的?”
“因為兩種新工藝都是方翰民提供的,兩個車間的工藝改造自然由方翰民出任工程總指揮。第二車間的情況,那次開現場會你已經看到了,第一車間的工藝改造也在前段時間完成了,兩個車間的技術改造完全由方翰民一手操辦,不僅沒讓我操一點心,廠裡主管生產的副廠長老王和總工程師老夏,比我更省心。”老袁為有方翰民這樣的下屬感到自豪。
範局長點頭讚同,“這位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確實難得一見,但組織施工過程中,涉及到設備采購和施工單位招投標環節,他的表現怎麼樣?”
袁廠長知道老範的意思,“你是指設備采購和施工招投標環節的不正之風吧?開始我也有點擔心,但技改項目啟動前,方翰民 主動要求成立臨時工程指揮部,雖然他是工程總指揮,但所有重大事項全由指揮部集體決策,他故意遠離資金,還把基建工程全權委托給廠裡的基建副廠長。”
“這小夥子很聰明,知道主動避嫌,免得外人說閒話。但是,性格偏軟,原則性強不強?作為一廠之長,不但要有堅定的原則性,而且要敢於抵製不良現象。當然,強硬的工作作風,也需要兼顧適當的妥協,這才叫領導藝術,你說是不是?”
老袁知道,範局長這些不經意的話,實際上是想知道方翰民是否具備這些條件,“據我所知,方翰民的性格一點也不軟,隻要涉及原則問題,他甚至敢於跟我們廠級領導班子成員據理力爭,兩個車間的新工藝投入使用前,對上崗職工進行培訓考核,無論是誰,隻要沒有通過考核,一律不準上崗,即使車間最難管的職工,在他麵前也無例外。”
“你跟方翰民接觸最多,當然是你對他最了解,從你談到的情況來看,方翰民這小夥子確實不錯。”
“根據方翰民的綜合能力判斷,我認為他是接替我的最佳人選。”袁廠長十分肯定地說。
範局長同意老袁的看法,但他還有一些擔憂,“老夥計,你的意見是一回事,你們現有班子成員的意見又是另一回事,你認為他們能同意方翰民接你的班嗎?”
“百分之百不會同意。”袁廠長脫口而出。
“既然如此,你的提名將會遇到多大阻力呀!說不定生產副廠長早就盼著接你的班,你卻把位置給了一位年輕人,他得多受打擊?”範局長憂心忡忡地說。
“更加不可思議的是,這位年輕人還是我們的王副廠長一直瞧不起的人。”老袁補充道。
“是嗎?老王怎麼會一直瞧不起方翰民?”
“可能你對老王不太了解,他那人表麵上顯得很正統,實際上既保守又頑固,還自以為是。因為方翰民沒有學曆,資曆又淺,當初還是以臨時工身份進廠的,在老王心目中,方翰民根本就擺不上桌麵,不管方翰民為廠裡做了多大貢獻,也不能改變他潛意識裡對方翰民的偏見。”
“原來如此!老王怎麼會這樣?英雄莫問出處,他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真是太頑固了!”
“不是在你麵前告狀,如果按照老王對方翰民的態度,紅星製藥廠就沒有今天!因為他的偏見,方翰民做的所有事情,不僅引不起他的關注,反而會遭受來自於他的阻力。要是沒有我的力挺,方翰民那些技術,沒有一項能在紅星製藥廠變成現實。”
範局長頗為吃驚地看著對方,“還有這種事?以前怎麼沒聽你說過?”
“一方麵家醜不可外揚,另外,我也要考慮紅星製藥廠領導班子的團結問題,如果以前向你彙報這些事,好像我到局裡告黑狀。再說,不管老王多麼起勁的反對,有我的大力支持,方翰民想要實施的工藝改造和他那些技術方案,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實。其實,要不是今天談到繼任人選問題,我仍然不會跟你說這些事。”老袁實言相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