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深三人下了馬車,沿著這片田地走了一圈,大概估算了一下這片田地的大小。
“李兄,這片田地最少也得三畝往上,我覺得足夠了。”
徐經第一個開口道。
“灌溉呢,這裡方便嗎?”
唐伯虎卻忽然向何苑監問道,紅薯雖然耐旱,但栽種時也需要澆水,而且生長時的紅薯如果缺水,長勢也會受到影響。
“方便,東邊有溝渠,連著北苑北邊的河,需要用水時,直接打開閘門就有水流進來。”
何苑監再次解釋道。
唐伯虎和徐經聽後都滿意的點了點頭,隻見李深卻走進田地,伸手抓了一把濕潤的泥土,用力一攥再次鬆開,結果捏成一團的泥土再次散開,裡麵的沙土含量比較高。
“很不錯,這片田地十分適合紅薯的生長,我看就選在這裡吧!”
李深扔下泥土滿意的道。
紅薯最喜歡沙土,特彆是河邊的沙土地,最適合紅薯生長,不但長得快,而且結的紅薯又大又甜。
“好,那我這就讓人把這片地騰出來,然後再翻一遍!”
何苑監說完立刻叫過帶來的一個小吏,讓他去召集人手來乾活。
不一會的功夫,就見十幾個人趕著牛來到田地前,先是把田地裡的那些盆景樹挖走,然後又將犁耙掛在牛身上,趕著牛下地開始翻地。
李深看著如此原始的耕種畫麵,也不由得歎了口氣,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低,除了作物的品種外,耕種方式太過原始也是原因之一。
趁著這邊翻地,唐伯虎和徐經兩人離開北苑,回住處把剩下的十八株紅薯帶了過來。
等到他們回來時,這片地已經翻好了一小半,李深讓人把地平整了一下,也沒讓其它人動手,自己和唐伯虎、徐經脫掉外衣,親自將紅薯藤剪成一段段,然後像今天早上一樣,一株株的種在地裡。
“李兄,早上我們種在徐兄家裡的那些紅薯,要不要也移栽到這裡?”
唐伯虎邊種邊向李深問道。
“不用,分開種還能減小風險,萬一這邊遇到了什麼意外,導致紅薯死亡的話,至少徐兄那裡還存一些種苗。”
李深想了想這才搖頭道。
“有道理,那我讓人好好照看家裡的紅薯苗!”
徐經聞言也讚同道。
“李少卿,你們種的這個紅薯,到底有什麼用啊?”
正在這時,一旁幫著挖坑的何苑監也忍不住問道。
剛才李深他們親自動手栽種時,何苑監就開口勸說,想讓北苑的園丁來乾,但卻被李深拒絕了,最後他也不好意思一直看著,於是就拿起鐵鍬幫著挖坑。
李深聞言猶豫了一下,最後終於還是解釋道:“紅薯是一種十分高產的作物,陛下見到後十分高興,甚至重啟司農寺,為的就是試種和推廣紅薯,如果這件事我們辦得好,陛下肯定會不吝賞賜!”
紅薯試種和推廣,肯定需要整個司農寺的力量,而何苑監是除了李深和唐伯虎、徐經外,最重要的官員,所以這件事根本沒必要瞞著他。
“原來如此,難怪司農寺成立的這麼倉促!”
何苑監聞言也大吃一驚,但隨即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,能讓陛下如此看重的作物,肯定是關係重大,否則也不會讓李深這個探花郎親自負責。
“何苑監你明白就好,不過紅薯現在還屬於朝廷機密,除了我們幾個外,也隻有陛下和內閣才知道,所以何苑監你最好不要外傳。”
李深開口叮囑道。
往大了說,紅薯關係到大明未來的穩定,往小了說,紅薯也關係到無數百姓的肚子,所以李深也不得不慎重。
“下官明白,李少卿您放心,關於紅薯的事,下官一個字也不會往外傳!”
何苑監為官多年,自然知道輕重,像紅薯這麼重要的事,如果辦好了肯定是大功一件,甚至升官發財,但如果辦砸了,而且問題還出在他身上,那可就死路一條,甚至可能連累到家人。
李深他們到下午,才把所有紅薯藤扡插好,唐伯虎和徐經決定輪流在這裡值守,李深則讓何苑監派了幾個官吏,聽候兩人的指揮。
至於李深,他要坐鎮司農寺,畢竟現在司農寺一清二白,從人員到行政架構都需要調整,這些都需要他去操心。
不過還沒等李深把司農寺的事情理順,卻又不得不暫時放下手中的事務,向朝廷請了假,因為他大婚的日子終於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