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順風吹牛皮,逆風講道理(1 / 2)

對於曹操而言,他目前真正忌憚的諸侯也就二袁以及劉表公孫瓚。

這些人要麼基業大,家底厚,要麼有大量的精兵猛將。

除此之外,什麼河內的張楊,流亡的呂布,平原的劉備,他曹操都不放在眼裡。

“子玉,我大軍即刻出發,應當先取何處?”曹操問。

李翊分析道:

“徐州與兗州隔著譙沛與魯國,須越過這二地,先取東莞,再下琅琊。”

“之後便是東海、下邳、廣陵、彭城。”

曹操笑道:“與我所見相同。”

旋即開始點將……

“曹仁、夏侯淵……”

“末將在!”二人應聲而出。

“我命你二人為先鋒,領軍三萬直抵東莞,我自率十萬大軍殿後。”

“末將領命!”

曹仁與夏侯淵對視一眼,兩人的臉上都呈現出興奮之色。

先鋒是最容易立功的,最後清點功績時,不管戰況如何,先鋒將都是直接名列前茅。

道理也很簡單,先鋒就等於打頭陣。

讓你第一個上去玩命兒,不給你算頭功算什麼?

曹操接著統籌,“荀彧、張邈、夏侯惇……你們負責駐守兗州,務必要在我征完徐州之前,擔保萬無一失。”

李翊眉梢一挑,頓覺這安排有些不合理。

這三人之中除了荀彧靠譜以外,張邈、夏侯惇這二人是不能托付大事的。

先說夏侯惇,江湖人稱常敗將軍。

但憑著與曹操的裙帶關係,愣是有著“打仗沒贏過,升官沒停過”的調侃。

當然了,夏侯惇其實也並非庸才。

他武藝其實不錯,也能帶兵打仗,就是遇上稍微強一點的就乾不贏了。

但他要真的一無是處,也不至於被曹操重用。

夏侯惇最強的地方,在於他練兵能力極強。

曹操的青州兵,以及後來威震天下的虎豹騎都是由夏侯惇一手訓練出來的。

但夏侯惇此人畢竟是一員武夫,脾氣火爆,做事粗心。

曹操讓他來留守兗州,心也真是大。

而另一個定時炸彈則是張邈,曆史上他可是在背後捅了曹操一刀。

聯合呂布,一起偷襲了兗州。

有這兩個不確定因素在,李翊當然不能放心。

“曹公,夏侯將軍心性火爆,留守不妥,不如帶上前線一起作戰。”

“……不必,新納的青州軍還需元讓訓練,就讓他留守兗州為我看守門戶吧。”

曹操留夏侯惇自然是有自己的安排。

青州軍一群新瓜蛋子,出征的這段時間他當然需要夏侯惇幫他訓練新兵。

這樣等出征回來之後,馬上就有新的兵源補上。

李翊微微一怔,思考片刻,然後夏侯惇說道:

“夏侯將軍,你留守兗州,凡遇大事,都須與荀先生商議。”

“不可自作主張,明白麼?”

這頗為說教的口吻,換作彆人夏侯惇早就不耐煩了,但李翊不同。

夏侯惇可是拜他為師了。

“是,先生之言,惇牢記於心。”

曹操一愣,暗想夏侯惇平日最是看不慣這些文人,尤其李翊還是個少年。

而李翊今日用如此說教的口吻,他居然聽了,還照做了?

“子玉,看來你與元讓也有些交情啊。”曹操調侃道。

“哦,慚愧,隻是平日多與夏侯將軍談論軍事,故而交往甚繁。”

李翊自不會當著眾人麵說夏侯惇是自己徒弟的事,不然以他的性子,麵子上肯定掛不住。

至於這個張邈,按理說曆史上他是因為曹操屠徐州,加上得罪了兗州世族,才聯合呂布偷襲兗州的。

自己目前已經拉攏到兗州世族的支持,隻要之後阻止曹操屠徐州,理論上他應該不會搞偷襲。

不過為了保險起見,李翊還是決定命曹休留守兗州,讓他監視張邈的動向。

曹休對此感到很不解:

“張太守乃是主公同窗舊友,先生為何要叫我去監視他的動向?”

“此人已經與曹公貌合神離,我擔心我們大軍前腳離去,張邈便聯合外人偷襲兗州。”

“啊?”

曹休咽了口口水,按理說以張邈與曹操的交情,他沒理由叛變啊。

但既然李翊都這麼說了,曹休自然會引起重視,隻是心中仍是有些不解。

“既然先生覺得張邈不值得信任,為何不勸主公換人?”

李翊解釋道:

“現在明麵上張邈並沒有任何反意,所以我現在是先射箭後畫靶。”

“我如果將這話與曹公說了,曹公必疑我無端進讒言,陷害好人。”

曹休恍然大悟,“先生高見,休一定會監視好張邈動向。”

都說謀士先謀己,明哲先保身。

先生總是能夠使自己遠離危牆之下啊……

曹休感慨道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