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、第 13 章(2 / 2)

張二伯伸手扇了扇風,“哎呀,今天蒸什麼豆餅啊。咱們這樣咋賣吃食?客人聞了還敢靠近嗎?”

事實上張二伯的擔憂不是沒道理的。

臭豆腐的臭跟這個臭不一樣。他們到了昨天的攤位,好半天也沒客人過來。倒不是因為放屁,而是今天人很少,一個書生也沒碰到。

張二伯奇了怪,“咋回事?今天街上人怎麼這麼少?”

他一開始還擔心放屁影響生意,現下連人都沒有。趕緊問旁邊賣糕點的攤主,一問才知,昨天是書院休沐,所以才有那麼多書生。

張希瑤問對方,“書院在哪裡?”

糕點攤主告訴她,“你們就算現在趕過去,他們早就吃過午食了。”

也就說時間不允許。而且張希瑤剛剛交完攤位費。現在就走,這錢就白花了。

就在這時,不遠處走來十來個五大三粗的漢子。

他們很快聚到飲子攤前,糕點攤主告訴張希瑤。這些人是鎮上的守城兵。

原來城關鎮的鎮不是現代的鄉鎮的鎮,而是鎮守的鎮。代表這邊有守城軍。

張希瑤之前進鎮子沒看到有人守城,就好奇問,“這些人平時在哪呢?”

“人不多,也就上百人,是個軍營。每天都有人休沐,昨天那波人可能沒來咱們這條街。”糕點攤主顯然知道得很清楚。比張二伯要強上許多。

人是多了,可這些軍爺根本不愛吃臭豆腐。倒不是說他們不愛聞臭味兒,而是他們平時訓練,熱得厲害,更想吃飲子解渴。

那個飲子攤的生意一波接一波,忙不過來。其他幾個攤位隻有零星幾個客人。

張二伯看到其他小吃攤都有客人光顧,隻有他們無人問津,就很眼饞,“阿瑤,咱們要是也會做飲子就好了。肯定能吸引更多客人。”

這倒是真的。天熱,大家肯定更樂意吃解暑的飲子。

張希瑤就寬慰他,“沒事。咱們明天可以弄新吃食來賣,也一樣解暑。”

她讓張二伯去冰店問問,一塊冰要多少錢。

如果不貴,她也可以買塊冰在水裡降降溫。

張二伯果真去店裡問了。那小二指著一塊冰告訴他,像這樣的一塊冰賣二十文錢。

他回來一形容,這冰大概有一米長,半米寬,半米厚。這倒是出乎張希瑤意料之外,她還以為古代的冰很貴呢。

可是仔細一想,現代的冰都是用冷櫃做出來的,人工也很貴。這古代的冰都是無本買賣。挖個冰窖,然後在冬天把河裡的冰砸成塊,放進冰窖。夏天再拿出來用。付出的成本僅僅是幫工的工錢。

古代就屬人命不值錢,人工自然也很低廉。

張希瑤心中有數,也就不再糾結這事,扯著嗓子吆喝。還真有幾個軍爺被她喊過來。嘗了臭豆腐,覺得不錯。

當然更多的人覺得貴,不舍得花錢。

有身份有背景的軍爺都會想法設法當禁軍,隻有沒權沒勢才會窩在這個犄角旮旯的地方,拿著層層盤剝之後所剩無幾的軍餉。他們手頭不寬裕,四文錢一份的臭豆腐對他們來說太奢侈了。

張二伯見他們隻看不買,等人散了,就罵一聲,“窮鬼!”

張希瑤無奈,“他們也沒比我們好多少。”

頌朝重文輕武,這些軍爺手頭沒錢也很正常。

“還是那些書生有錢。花錢也大方。”張二伯琢磨要不要去書院門口擺攤,可是想到路途遙遠,一來一回,他們得天黑才能回家。

好在之後又來了幾波客人。

等這波客人走了,張二伯看著還剩下這麼多臭豆腐,就很無奈,“阿瑤,今天咱們掙的錢太少了,你阿爺肯定不會讓咱們天天過來賣了。”

張希瑤也很心急。雖說臭豆腐放不壞,可是掙不到錢,她就得繼續吃那拉嗓子的饅頭。

她正琢磨著,要不要再吆喝時,突然街頭拐角又出現那個小胖子。還是帶著兩個仆從,正風風火火朝這邊而來。

張二伯看到他們,眼睛像是一百瓦的大燈泡,瞬間被點亮,就好像見到久違的親人。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