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63章 金陵(2 / 2)

不說什麼高攀的話,沈煌對張驥的印象極好,主要是因為張驥的生意經。

沈家以商傳家,雖然在古代這是低賤的營生,可沒有妨礙沈家獲取功名,而且沈家更知道手裡有銀子的重要性。

雙方的見麵,其實看起來更像是做生意,張驥向沈家訂購了很多絲綢,而沈家也獲得了一部分的鹽引。

張驥鼓搗全民帶鹽,但也不會全指望那些直銷客,所以就順理成章的拿出了總代的模式。

沈家便成了南京畿的大明鹽業總代理,雖然條件苛刻,但張驥都替沈家算好了,隻要把總代的生意鋪開,一年賺個十萬八萬兩銀子,不費勁。

沈煌心生感慨,這個妹夫,能處,真替自己人著想啊!更沒想到有一天沈家能成為鹽商,哪怕不是暴利時代了,也是一門穩定的長久生意。

最讓沈煌高興的是,由此可以看出,妹妹沈瓊蓮在侯府的日子,沒那麼難,否則建昌侯不會對沈家這樣提攜呀!

談完了主要的感情聯絡,張驥話鋒一轉,“我這次在南京停留的時間不會太久,有兩件事希望兄弟能幫幫忙。”

“侯爺言重了,有什麼事,儘管吩咐就是。”沈煌沒有擺譜,彆看建昌侯把他當親戚,但他不能順杆爬,那就不好看了。

“第一就是鄭和寶船的造船廠事宜,我是要重啟的,這裡也適合造船,北方就差了許多,所以很多瑣事隻能拜托沈家幫我盯著,這不是一件小事,涉及到的銀子起碼百萬兩,沒有自己人,我不放心。”

沈煌當場就驚了,他是聰明人,聽話聽音,造鄭和寶船,那隻有一個目的,出海。

沈煌的聲音有些發抖,“侯爺,朝廷是禁海的,片帆不得入海啊!”

“這件事,我已經在陛下那裡提過,我是有決心開海的,如果你信得過我,不放也投資一點,起碼也造一艘船,到時候不妨試試水。”

張驥沒把話說滿,畢竟還沒正式跟皇帝姐夫聊這件事。

但是他覺得,閉關鎖國就是作死的行為,而且很有趣的是,東亞這邊作死的時間都是相近的,大明閉關鎖國的時候,倭國,朝鮮也相繼進行了相同的操作,最終導致東亞缺席了大航海時代,為日後的衰落刷寫了背景板。

沈煌作為生意人,買賣做的還不小,豈能不知道海茂之利有多大,但這個生意不好做,非是個人可以摻和,弄不好會掉腦袋的。

但是這是當朝國舅發出的邀請,背後可能還有當今天子站台,錯過了可能是巨大的損失。

沈煌很有魄力,“侯爺如此說,沈家豈能錯失,就是不知道做的什麼買賣?”

“無非是絲綢,茶葉,瓷器這些,算是拳頭產品吧!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,我說的第二件事,就是幫我請幾個人,我見一見。”

張驥要見誰?當然是江南四大才子的其他三位,祝枝山,文征明什麼的,既然來了江南,如果不見見終歸是遺憾,而且受到唐伯虎點秋香的影響,他很想看看真正的四大才子,是不是金裝的,唐伯虎多少有點讓他失望,其他三個呢?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