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73章 外交通商大臣(2 / 2)

“二郎的意思是,老百姓吃鹽便宜了,朝廷還多收了稅銀,就因為砍掉了鹽商和上下其手的貪官汙吏?”

“姐夫,這可不止是這個原因,而是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渠道體係,用市場調節的辦法解決根本問題,這便是商業的妙處了。”

封建時代,重農抑商,張驥不去評判這個做法的對錯好壞,而是從後來人的角度去看,適當的活躍商業經濟,是大有益處的,可以解決財政上的很多窟窿。

現在未雨綢繆還不晚,否則真發展到明末那樣,收商稅收不上來,收大地主的稅也沒戲,隻逮著瘦骨嶙峋的一波人可勁薅,早晚薅出李自成,那幾乎是必然的。

因為曆史的局限性,朱佑樘本能的不認可張驥的觀點,祖宗家法說的明白,以民為本,什麼是民?農民啊!

張驥也沒指望能說服皇帝姐夫,但是離開京城之前姐夫的承諾,他得提一提了。

“姐夫,我離開之前,可是求過姐夫答應我一件事,現在該兌現了吧?”

朱佑樘笑道:“姐夫沒忘,二郎說說吧!”

張驥像是開玩笑般說道:“我想要市舶司,大明的所有市舶司我都要,姐夫,萬一到了年底我交不上稅銀,總得有個地方找補啊!”

朱佑樘很意外,市舶司他知道,那是大明對外的部門,基本上和朝貢是重疊的,他不知道什麼是外交通商,但原理都差不多。

要不說朱佑樘是個很聰明的人,稍微一想,就猜到了點子上。

“二郎,是想開海?”朱佑樘臉色有點不好看了,因為這和大明的國策相悖,要知道當初洪武年間,為了海上的太平,把很多沿海地區的百姓都內遷了呢!

張驥沒想到皇帝姐夫如此敏感,而且看樣子不支持開海,頓時頭大。

但是他也有急智,“姐夫說什麼,開海?我不懂啊!我就是想管一下市舶司,來朝貢的隊伍有什麼好東西,我先挑一挑,轉手再賣給那些朝貢的一點土特產,怎麼也能賺個仨瓜倆棗的花差花差。”

朱佑樘釋然,原來是這樣,小舅子都誇下海口,每年給朝廷繳納三百萬兩稅銀,把賠錢貨市舶司讓小舅子掌管,這是不是在坑小舅子?

“你喜歡的話,先管著吧!虧的太多的話及時跟我說。”

“姐夫,市舶司有點不太好聽,聽著跟做買賣似的,我看不如給我安一個外交通商大臣的名頭,聽起老夠響亮,有派頭。”

朱佑樘被逗笑了,又想到不過是幾個市舶司,就由著小舅子胡鬨好了。

“行,我現在就給你封一個傳奉官,反正內閣肯定不會同意,那從今天開始,二郎就是我大明的外交通商大臣了。”

張驥心中大喜,這個明目起的好,皇帝姐夫又同意了,那他敢保證,就憑他這個外交通商大臣的名頭,代管市舶司,也能潤物細無聲似的把大明的閉關鎖國政策給腐蝕的千瘡百孔,門暫時打不開,先弄成個篩子湊合著。

等大明上下吃到大航海的福利,估計就該口嫌體正直了,一個個哭著喊著說真香吧!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