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人一看,有機會,趕緊加入進來,這樣,三個國家,還都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,所以,他們聯合的這款戰鬥機,就被叫做“歐洲戰鬥機”了。
不過,以後的事實就看出來了,法國人絕對沒安好心,他們加入進來,那是因為他們要主導,達索公司是高傲的,達索堅持領導所有的設計,尤其是這種戰鬥機的發動機,一定要用達索自家的m88發動機。
雖然英國已經沒落了,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尤其是在航空發動機方麵,英國的技術實力相當的雄厚,渦輪發動機,幾乎就是從他們開始的,他們一款款的發動機,連美國都佩服,進口。
整機英國人還能咽下一口氣去,但是在發動機方麵,英國人是堅定的,執意用turbo-union rb199發動機。
法國人一看不乾了,加入進來,就是要主導所有的,英國人堅持,他們乾脆就自己玩了。
這樣,達索公司退出,自己單乾,剩餘的公司接著發展,這就出來了兩個方案。
達索公司,玩的最溜的就是三角翼,看看幻影機,幾乎都是無尾的三角翼,對達索公司的技術人員來說,鴨翼就乾一件事,給他們產生渦流就夠了,其他的,就靠主翼來解決,以前沒主翼,不是也玩的好好的嘛。
雖然陣風還沒有出來,但是他們在歐洲戰鬥機項目主導的時候,這種計劃就已經出來了。
“對啊。”宋老在一旁說道:“近距耦合,主翼與鴨翼相對距離很近,鴨翼根部甚至於主翼前方投影重疊。由於鴨翼在飛行時能產生較強的空氣渦流,並且鴨翼渦流極易與主翼上方升力渦流重合,大大提升主翼升力係數,能明顯改善機動性、掛載和航程等特性。”
如果看後世的陣風戰鬥機,就是這樣的,鴨翼的後端,幾乎是在主翼的前端上麵,相互重合,把渦流利用到了極致。
“但缺點也很明顯,鴨翼升力作用明顯,控製作用小,為了配平升力與重力,這個近距鴨翼要麼固定,要麼小幅動作,控製特性主要體現在副翼或尾翼上。”
對這些東西,宋老研究了十幾年,當然是清清楚楚的。
“至於另一種,就是遠距耦合。”宋老繼續說道:“主翼與鴨翼相對距離較遠,投影距離大於鴨翼長度很多,鴨翼比較小。此時鴨翼麵積小,翼尖渦流小,並且因為距離遠,渦流的耦合作用小,改善升力特性有限,但由於與主翼升力耦合小,升力相對獨立,控製作用非常好,隻要稍稍給點力,就能讓飛機明顯地提高敏捷性,如果要是能差動的話,那對飛機的滾轉更是能提高好幾倍!”
差動,就是兩個翼麵的動作方向相反,在這種情況下,可以讓戰機更容易滾轉起來,三代機,滾轉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這完全可以在遠距耦合上發揮出來,當然,對飛控的設計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,稍稍不慎,就是摔機的結果。
而在三代機的電傳飛控設計上,己方還是空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