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空發動機,是現代工業的珠穆朗瑪峰。
國內多年來,能穩定生產的,戰鬥機上來說,也就是渦噴-5和渦噴-6,分彆用殲五和殲六上。
沒錯,現在就連殲七用的渦噴-7,其實性能也不怎麼穩定,還得過幾年,才會被吃透所有的工藝,真正地成熟起來。
現在,國家的工業基礎是很差的,航空界也許想要靠著這個機會,把國內的航空發動機的水平,一舉突破到世界一流,但是,他們卻忽視了自己的差距,簡單來說,就是好高騖遠。
哪怕是美國,科技水平已經一流了,在搞f100發動機的時候,照樣出現了那麼多的技術問題,秦風很是擔心,如果宋老把新殲的發動機希望寄托在了這個所謂的太行上,肯定會吃虧的。
要知道,發動機的研製周期,絕對是長於飛機的,現在,飛機都開始動手研製了,發動機還沒立項呢,這樣的話,肯定是會出現戰機等發動機的情況的,彆的不說,現在的宋老測繪仿製米格-21mf的殲-7iii,不是就在等發動機嗎?
這款發動機,還僅僅相當於現在的渦噴-7的改款,都是這麼的困難,想要完全研製一款渦扇發動機,那該有多難?
就連法國這樣的技術強國,都知道其中的困難,所以他們在給幻影2000搞發動機的時候,是一款獨一無二的單轉子發動機,就是為了降低困難性啊。
秦風在這個方麵,是站在林將軍一派的,他覺得,這個所謂的太行,太危險了,也許它會成熟,但是,不用個十年八年的,是成熟不了的。
當然,這還是保守的估計,太行真正成熟起來,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啊。
現在,秦風也否定了,讓宋老很奇怪,秦風不是一直都很支持新技術嗎?就像是那些航電,秦風就很支持,要知道,己方在航電上的差距,可不是一般的大啊。
秦風心中深知,航電和發動機不同,航電,是局部的,隻要電子係統進步就行,而發動機,幾乎是整體的,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的體現,材料,工藝,加工水平,甚至是工人的素質,還有經驗,這東西,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。
很多的飛機設計師,都是想要用渦扇的,想著要太行,其中還有一個悲劇的陸老,他的強六項目,上級調查過,問他可不可以裝斯貝,他是一口否決,就要裝太行。
結果呢,裝斯貝的飛豹衝天了,等著裝太行的強六夭折了。
“好吧,那我們說說現在的渦噴-15.”反正現在的太行還是八字沒一撇的,根本就沒有獲得正式立項,現階段,還得靠渦噴-1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