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最開始的驚豔,到現在的冷靜的分析,秦風分析起來,那是頭頭是道,想要讓飛機擁有一個大航程,那就需要有一個大油箱,但是呢,米格-29除了機頭和飛行員倉,整架飛機沒有較厚的空間可以容納大的油箱!
“本來,在翼根處有較大的位置的,但是呢,這裡又設立了輔助進氣道,它占了邊條翼的大部分空間,這樣,內油就更少了。”
不要僅僅看這個進氣口,進氣口過去,還有氣流的通道呢,這些寶貴的空間,沒有放燃料,都浪費掉了。
沒錯,在秦風的眼裡,就是浪費啊,妥妥的浪費,本來應該容納燃料的地方,現在給空置了,看看人家巴基斯坦,為了多放燃料,寧可少要一門航炮,再看看蘇聯的米格-29,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啊,一點都不覺得燃料是最有用的。
秦風的話,讓在場的熊國人一陣的驚訝,這個人是飛行員,還是飛機設計師,怎麼一眼看得清清楚楚?
“你是飛機設計師嗎?”終於,有人向他提出了疑問。
“不,我是試飛員。”
試飛員?原來如此,試飛員的眼光,都是很毒的,很多時候,他們比飛機設計師還懂飛機,沒有想到,中國也有這樣優秀的試飛員啊。
由於某些原因,秦風的英雄事跡是保密的,並沒有被外界知道,而且,這是和蘇聯人的第一次接觸,所以,大家並不認識秦風,也是有情可原的。
“我們的米格-29,僅僅有三個機翼油箱,中央機翼油箱和兩邊的機翼油箱.它的內油並不多,那你覺得,要怎麼做,才能增加燃油?”馬羅科夫問到,他這麼問,就代表著對秦風已經很看重了,秦風的眼光太獨到了。
“我隻是瞎猜啊,想要增加燃料,那就得讓機頭改變,要麼變厚,要麼變長。”秦風笑著說道。
它的機體幾乎都無法裝載燃料,這樣能有什麼大航程?如果要增加機內燃料,隻能是兩種辦法了。
一種,就是在飛行員的後麵,將機體加厚,搞出一個駝背來,就能多儲存燃料了,秦風不知道,用不了幾年,米格-29smt就這麼搞了,這也是米高揚設計局最後的掙紮,可惜沒有用,還是沒賣出去,最後整個設計局也沒了。
另一種,就是拉長,機頭放雷達,座艙容納飛行員,還有後麵呢,如果後麵再拉長,這樣不就行了?
至於秦風的這個建議,那就是蘇-27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