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在以前飛幻影2000的時候,秦風就已經飛過電傳操控了,也知道了電傳操控係統的特性,它和普通的液壓操作飛機,是完全不同的。
比如說,在爬升狀態,普通的飛機想要改平,那就得向前推操作杆,因為要讓尾巴翹起來,頭才能低下去,但是,電傳操作的話,如果要改平,就是鬆開操作杆,當不對操作杆施加作用力的時候,就是告訴飛控電腦,我想要平飛!
飛機是怎麼改平的?這個不需要飛行員去考慮,每一個舵麵如何操作,那是計算機要考慮的事情,飛行員隻要通過操作杆,給計算機發指令就可以了。
現在,秦風依舊按照二代機的操作,在爬升之中向前推操作杆,戰機就知道了,這是要俯衝了。
秦風還是飛過幻影2000的,比較有經驗,依舊鬨出來了這樣的笑話,如果秦風沒有飛過的話,那此時恐怕就更是手足無措了。
這說明了什麼?
經驗很重要,但是有的時候,經驗會起到反作用!
尤其是,從二代機到三代機的改裝,從液壓操作到數字電傳的改進,這其中是有完全不同的操作方式的,在這種時候,必須要經過專門的訓練,才能夠飛三代機,己方這些試飛員也不例外。
國內的新殲,在研發的過程中,也要開發類似的模擬器,讓飛行員適應,在模擬器上熟練了,才能夠飛新殲,否則的話,很危險啊!
這些想法,都是在秦風的腦子裡一閃而過的,接著,秦風鬆開了操作杆。
天地線出現在了前麵的弧形屏幕上,同時,座艙也改平了,其實,剛剛秦風在操作的時候,座艙也是跟著同步地轉動的,隻不過他在上麵太專心了,根本就沒有發現這種改變,作為飛行員,經常體驗天旋地轉,身體姿態的改變,反而不是那麼敏感了,要是隨便一個普通人上去,剛剛的動作下,肯定就已經吐了。
此時,高度一千,算是低空了,秦風剛剛在試飛的過程中,一直都沒有鬆開加力,一直到現在飛機改平,才算是關閉了加力,這個爬升,讓他記憶猶新,先進的發動機,對戰機的性能提升,太有用了!
想要研製一款合格的三代機,那必須是要有先進的發動機的,國內現在唯一能用的就是渦噴-15,實在是無法支撐起來新殲啊!
秦風他們來這裡,是來乾什麼的?飛這個模擬器,就是來體驗三代機的操作的,包括各個飛行包線的邊界,現在,既然飛上了,秦風自然就要用最暴力的方式了。
反正又不用擔心野蠻操作導致墜機,這也是模擬器給人的心理壓力要小很多的原因。
繼續打開加力,一千米的高度上,看看能飛多快!
采用不同的發動機,不同的氣動外形,最大速度也是不同的,現在在三代機的研發中,很多國家的空軍並不看重最大速度。
那種米格-25的偏科生,注定是過眼雲煙,優秀的機動性才是三代機的一個重點關注的指標。
尾部傳來澎湃的推力,在一千米的高度上,可以看到屏幕上漂浮的片片白雲,有了白雲,才能夠體會到速度有多快,比如現在,一股股的雲團,似乎都是撲麵而來,轉瞬即逝。前麵的平顯數字,也在飛快地跳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