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一章 出洋相(1 / 2)

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606 字 10個月前

.,

130,在國內現在是鼎鼎大名,這可是首都製造出來了。

六十年代,首都還是馬拉車的天下,但是,彆的不說,僅僅是馬屁股後麵的排泄物,就夠讓城市的衛生大受影響了,所以,為了改變首都的麵貌,當時提出了要求:馬車不進城;黃土不露天,路橋要立交。

這樣呢,就需要一款機動交通工具來替代馬車作為市區運輸的主力。bj130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。

當年,國內製造的主力還是老解放,這種車都是發動機在前麵的,隻有130,仿照了日本的豐田dyna汽車,車頭是平的,發動機在座位的下麵,這種車雖然從外形借鑒了豐田的輕卡,不過從發動機到底盤和附件,都是自己開發的,這種汽車開發出來之後,很快就在全國獲得了熱銷。

它的車頭的兩邊的圓燈,以及它的流線型的駕駛室,看起來都是很漂亮的,這種車不僅僅在北京二汽生產,還把圖紙無償給了兄弟廠商,共同生產。

相比老解放,這種車的底盤低,所以,牽引飛機更加的方便,現在,就用這種車來牽引了。

但是,在看到了這種車的時候,美國來的機務人員卻在那裡搖頭,當然,他們也並不說破,就在那裡看著。

130牽引著去掉翅膀的殲八戰機,開向了機尾,那裡的平台是最穩妥的,接著,當它開上去的時候,一股股的黑煙就不停地冒出來了。

平時沒有這種現象,平時的牽引,從機庫到跑道,都是平路,現在呢,是需要上坡了,不過,這點小小的坡度,怎麼可能難到130牽引車呢?

此時發動機的轟鳴聲,整個機場都能聽到,隨著它的轟鳴,車子繼續向前,向前,當它開動到了斜坡的頂端的時候,輪胎發出來了吱吱吱的聲音。

不好,輪胎打滑了!

這種車的牽引力本來就不足,如果是在平路上,隻要稍稍用點勁就能拉動了,但是在這裡就不同了,這裡是斜坡啊。

美國人就在那裡背著手,這表情,顯然是在看笑話啊。

“同誌們,上!”有人喊道。

當發現了輪胎打滑的時候,大家也就跟著皺起來了眉頭,現在看到美國人看熱鬨的樣子,當然不能讓他們笑話了,對付這種方式,大家也有經驗。

輪胎打滑,那是因為下壓力不足啊!一輛空車去牽引一輛重車,輪胎一直打滑,但是車子就不往前走,這是因為車輪沒有足夠的下壓力,解決的辦法,就是上去幾個人!

十幾個小夥子跳了上去,壓在了車輪的部位,甚至有幾個人還努力地向下晃動,車輪繼續打著滑,但是開始向前走了,終於,牽引車全部上來了!

這點問題,小意思,以前的時候,大家也經常這麼乾,乘坐著這種車來回啊,後麵拖著飛機,前麵坐在車廂上,這場景,太熟悉了。

牽引車已經向著機艙內部而去了,後麵的拖杆的拖動下,殲八戰機也跟著上來了,就在上到了一半的時候,突然,美國機務人員大喊了一聲:“停!”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