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,
當他們來到車間的時候,看到其中一架的殲八戰機,機翼已經被組裝起來了,昨天來的時候,大家都累壞了,所以,這機翼肯定是美國工程師組裝的,甚至還可以想象,他們在組裝之前,說不定還把蒙皮給拆開,把裡麵的框架之類的都仔細給琢磨過一遍了,不過呢,反正既然已經來到這裡了,那就是不怕看的。
但是呢,這裡的工程師的臉上,是帶著奇怪的表情的。
“非常感謝,幫我們安裝了其中一架的機翼,這另一架,還是由我們來安裝吧。”顧總說道。
隨同一起過來的,就有專門負責機翼的,這種機翼隻要吊起來之後,對接好,很快就能裝上的了。
按說,安好了其中一個,另一個的機翼,也應該很快就能安裝到位才對,但是現在呢,對方臉上的表情依舊是很奇怪的。
“貴方的戰機,使用大量的螺栓連接。”對方向顧總說道。
螺栓連接,難道不對嗎?把戰機的機翼和機體連接起來,那就是要使用一圈的螺栓的啊,聽到了對方的話,就輪到大家奇怪了。
“我們更加喜歡使用快接頭。”就在這時,一旁的佩萊哈克給他們解釋了一下:“所以,我們的工程師在安裝你們的機翼的時候,很是奇特,如果換我們的方式,拆解機翼也是幾分鐘的事,你們的戰機,設計的太繁瑣了。”
畢竟,除了這些固定機翼的連接之外,機翼還是整體油箱的,機翼上麵要吊掛武器,還是要有電纜等等的裝置的,這些,也都是通過快接頭來連接的,而國內呢,還是用以前最古老的方式,讓它的拆解安裝很費力。
在可維護性方麵,國內和西方是有很大的差距的,這些大家的心中都很清楚,不過現在,對方驚訝的還不是現在這一點。
“就拿你們的機翼來說,這一圈的螺紋連接的孔,居然不是標準化的,我們在安裝的時候,第一次,安裝進去了六個螺栓,當安裝到第七個的時候,就塞不進去了!”
相比這個接頭的設計,這種結局更是讓美國同行們感覺到很無語,雖然說戰鬥機的生產和汽車的生產不同,不是流水線作業,但是,你們的標準應該統一吧?
這點,在國內,還真是個問題。
一般來說,機身生產出來,機翼也生產出來,這樣,當機身和機翼安裝的時候,是把機翼吊起來,然後用電鑽現打孔,打了之後就安裝螺絲,這樣就把機翼固定上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