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,
當年的渦扇六就是這樣,提出項目來之後,很快就攢起來了,上台架試車,這一試,就是很多年寶貴的光陰,一個個的技術問題無法克服,最終隻能是匆匆定型之後下馬。
現在的渦扇十,這不是也要走這個老路嗎?
國內的各個方麵都是落後的,在航空發動機方麵,落下的差距也是最大的,畢竟,航空發動機叫做工業領域的珠穆朗瑪,就可以知道難度有多高了,國內即使開始不知道,後來通過渦扇六的研發,也能知道難度究竟有多大了。
當年,本來是計劃測繪仿製渦噴-15,作為殲十的主要動力的,但是這樣的一款渦噴發動機,推重比僅僅有6.5的二代渦噴,是不能滿足三代機的使用需求的,先進的渦扇發動機是必然的。
而且,當時國內還有cfm-56的技術儲備,所以,在經過了仔細的分析之後,就出現了一次“告禦狀”,由航空工業的元老,九名專家聯名寫信要求中央支持渦扇發動機項目。後來,中央就意識到了在航發上的缺陷,決定進行先期論證。
有了發動機,必須要有裝機對象,經過論證之後,確定殲十的原型機裝配渦噴15,後期換裝渦扇十,一直到現在,就是這樣的設想。
裝配渦噴15的殲十戰機,後機身是相當流暢的,一直延伸到後麵,沒有額外的凸起,現在雖然僅僅是看它的大框架,也能夠想象到飛機的整體外形,再說,還有後麵那架木製原型機呢。
“現在就上台架,會不會有些急躁啊。”秦風說道。
“是啊,但是,要趕上咱們的殲十研發的進度,那就得快啊。”宋老歎了口氣,說道:“上次會議,你不是還提出了用蘇27的發動機嗎?這對咱們國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來說,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啊。”
這件事,還和你有關係!聽到了宋老的話,秦風感覺到自己的臉有些發紅,自己當時隻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,的確沒有經過專業的論證的。
如果國內引進了蘇27,利用蘇27的發動機,這樣,國內的發動機就統一起來了,對後勤也是一個好消息啊。
“我們初步了解了一下蘇27的發動機的參數,和現在的渦噴-15,是有很大的差距的。”此時,幾個人都來到了機身的後方,車間內的噪音稍稍小了一些,現場的醫護人員,正在組織著大家喝水休息,長時間的這樣工作,對身體是很大的傷害。
宋老指著後機身,說道:“首先,發動機的直徑就不同。如果我們要改裝用蘇27的發動機,那就意味著後機身的大改。”
渦扇和渦噴,直徑是不同的,對宋老來說,最希望的是一步到位,直接就有合格的渦扇裝上,現在先利用渦噴15試飛,以後再換渦扇,那就意味著機體會進行較大的改進啊。
這也是宋老對用三姨夫發動機不感冒的原因。
推重比雖然高,但是三姨夫發動機並不是特彆省油,壽命什麼的也都不高,還需要後機身的大改。